我校承办第二届智能科学国际会议

10月25日至27日,以“智能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科学国际会议(ICIS2017)在上海临港召开。来自国内外智能科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企业、行业领袖等200余人齐聚临港,深入探讨智能和相关科学技术,交流目前人工智能和人类智力的相关研究。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Michael I. Jordan),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等在会上作精彩报告。

大会主席、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在开幕式上表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上海海事大学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近几年来,学校致力于信息化、智能等方面的学科建设,这是学校为上海和临港地区智能技术发展应做的工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将作为推动力,在学校建设智慧航运、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等学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承办此次大会,对于更多接触当代先进科学成就,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黄有方表示,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大学里要学什么?大学教育应怎样去适应未来?这是教育面临的改革,也是广大教育者应做的一个重要思考。大学教育不仅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教育,还要让大学生富有想象力,人类的想象力永远比知识更重要,人类的想象和情感教育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被誉为人工智能领域“根目录”之一的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院三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Michael I. Jordan)在以《人工智能的未来——机器学习的进展、前景和挑战》为题的报告中,阐述了在人工智能跨越多类学科的背景下,机器学习的发展、前景、机遇及目前遇到的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目前确实能够解决某些问题,但人类的创造力和抽象能力是独有的,也是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很难实现的。因此,人工智能应该给未来的人类社会带来更有用的价值,而不是引发人的焦虑。“人工智能可以帮你网上订票,但无法和人们畅谈人生。”“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些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岗位。” 迈克尔·乔丹表示。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在会上谈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教育技术的革命可以用到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张建伟表示,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普及和应用方面,与国际发展水平差距不是很远,中国追赶的速度非常快。主要的差距还是在人才,如何吸引最尖端的人才,培育我们下一代更年轻、更有希望的人才,让他们有充分的创造性,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突破,并且与中国的实际和特色结合,真正能够走出我们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引领式创新的一条新路,这是最重要的。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王国胤为会议致辞。

此次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波兰华沙大学教授、粗糙集理论创始人之一、国际粗糙集学会主席AndrzejSkowron,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智能与应用研发中心主任姚新,世界银行高级数据科学家、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问果大数据学院院长许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基金CAREER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访问教授David XianfengGu,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超限机理论创始人Guang-Bin Huang、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冯建锋,深圳大学教授、国家大数据工程中心主任Joshua Zhexue Huang,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因素空间理论创始人汪培庄等国内外的顶级专家作为特邀嘉宾。

为促进领域专家与青年学者们之间形成更加丰富立体的学术交流,会议组织了论文宣讲环节,共收到80余篇论文,最终录用43篇。论文作者与来自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就智能科学各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第二届智能科学国际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承办。

黄有方校长在开幕式上发言
迈克尔•乔丹教授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黄有方校长向迈克尔•乔丹教授赠送纪念品
与会嘉宾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撰稿:吉娜 摄影:赵剑红 千帆通讯社 来源:党委宣传部 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