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青年使命 建设海洋强国——上海海事大学思政大课堂推出中国系列课程

为贯彻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使青年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世界大势、中国国情和行业前沿,增强历史责任与担当,从今年起,上海海事大学根据学校学科方向和人才培养特点,设置了“走向深蓝”“大国航路”两门中国系列课程,分别由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和校长黄有方主讲第一讲,此后这两门课程还将邀请其他校领导、校外专家以及本校教师担任主讲。
       在“走向深蓝”思政大课堂上,金永兴书记以“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民族复兴”为主题,为青年学生开讲第一讲。金永兴书记从海洋的战略价值与世界海洋强国的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海运、国家海上力量与海洋强国,海洋科技和资源开发与海洋强国,国际规则话语权与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与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等6个方面,对中外海洋开发的历史,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现状,我校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历史责任,以及我校在国际海事领域为争取国际话语权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做了详细介绍。
       金永兴书记课堂上讲到,我国是海运大国,应该努力成为海运强国。要想成为海运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保障能力、竞争能力、影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与海运强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海运强国、海洋强国的建立,最终还要靠海运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强有力支撑,所以要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国海防和海工能力。
       黄有方校长以“航路、国家与世界”为主题,在“大国航路”思政大课堂上为青年学生开讲第一讲。他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以“一带一路”峰会为开端,从航路在国家发展和世界进步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一带一路”倡议与航路建设、航路与现代物流、航路与全球供应链、航运强国与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当代中国航路建设的理念、进展和意义,以及航路、国家与世界的联系。并以皇京港、爪达尔港等具体案例入手,深入阐述了航路建设在全球经济政治中的地位,现代“一带一路”与古代“一带一路”的区别,上海海事大学在“一带一路”、航运强国等国家战略中所发挥的作用。
       黄有方在课上谈到,航运强国、海洋强国,离不开航运、海洋人才的支持。航运、海洋人才强,则国家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区域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上海海事大学肩负的重要使命。学校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动力,进一步推进航运物流海洋类人才培养的宏伟事业。
       “走向深蓝”课程是我校中国系列思政课程整体设计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紧密联系海洋强国战略,从学校定位和学科与专业特点出发,聚集海洋经济、科技、政治、法律、管理等与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以国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指向,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自觉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人生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大国航路”课程是我校中国系列思政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另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以大国航路——主要海洋大国的航运与贸易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基本线索,重点讲述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维、“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当代中国航路建设的理念、进展、重要影响和意义。本课程在教学中将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现实关切,为大家解疑释惑。本课程的设计将结合我校的航运、物流、海商等专业背景和知识,契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思维方式和学习要求,关注青年学生在当今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期有关海洋强国建设中遇到的疑虑和困惑,使青年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全球态势、中国国情,体现强烈的家意识、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而奋发学习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动力。

文字: 
吉娜
图片: 
主页图:周林倩 内页图:赵剑红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宣传部 学生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