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原学科团队在《自然》发表航运公共政策文章

12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以专家评述形式刊发了题为《Four routes to better maritime governance》(中译:《全球海事公共治理的改革路径》)的航运公共政策文章。我校高原学科团队教师万征、陈继红、陈扬,荷兰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高级经济师Abdel El Makhloufi,美国科学院运输研究委员会 (TRB) 主席Dan Sperling 为本文共同作者。(原文:Nature 540, 27–29 doi:10.1038/ 540027a)

国际航运承担全球商品贸易90%的货运任务,然而用于保持船舶航行稳性的压载水却给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带来严峻挑战。远洋船舶每年转移约100亿吨压载水,每天有7000多种物种随船迁移。

改变海洋“公地悲剧”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从被提上日程到最终满足生效条件,《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耗费近30年时间。通过对谈判进程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压载水公约生效的主导权控制在船舶污染者手中,而饱受船舶污染侵害的国家话语权相对较小:全球70%以上的船舶均移籍注册,而船舶载重吨位是国际公约生效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昂贵的压载水处理流程、地区标准碎片化、缺乏基线数据支持的风险评估模型均拖延了公约的谈判进程。

完善全球海事公共治理,应汲取教训并考虑从以下四方面切入进行改革:一、加快国际多边公约的生效速度。IMO不仅是海事标准的制定者,更应促进公约的公平订立与快速生效;二、协调地区间治理行为。IMO应协调解决地区间标准碎片化问题,使国际海事公共治理能够在统一的全球框架下推进;三、引入市场机制。国际公约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标准层面,市场机制和经济刺激政策同样重要。发达国家如何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也至关重要;四、强化海事数据的创新型应用。海事部门应重点推进海事数据的收集、共享和使用机制方面的创新:促进船舶定位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以及海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船舶污染跟踪方面的应用,发挥船舶实时数据分析在船舶污染防治与船舶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文字: 
交通运输学院
图片: 
交通运输学院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宣传部 新闻中心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