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遇  见

周倧

       每当回首往事时,总会发现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电影,而构成这电影的正是那一幕幕或悲伤成河或狂喜不止或平淡无奇的画面,亦或一段段离奇的碎片,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片段构成此时此刻的自己。

       提起丹麦,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的无非赫赫有名的小美人鱼和皇冠曲奇,再往下追问,可能会一脸茫然,即使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关于丹麦的信息,也会半信半疑,因为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只能默默地读取别人的认知见解,留学亦是如此。所以当院里开始选拔这个项目的人选时,我决定亲身体验一回,果断地提交申请事宜,并最终幸运地入选。

       当乘务员提示飞机正在降落时,我透过舷窗俯瞰着夜幕下的哥本哈根机场和零星分布的灯光,那一刻,至今记忆犹新,像是丹麦之旅的片头。当我站在公交车票的售票机旁却毫无头绪时,一位慈祥可爱的老奶奶主动过来帮助我,领我带到具体的公交站台才离开,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感激万分……

       经过一段短暂安顿之后,我前往MSK(丹麦哥本哈根轮机工程与电子工程学院)正式上课。刚开始,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英语的听说,之前一直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就算在国内练过一番,当自己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来做一切事时,那叫一个大写的不适应啊,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自己努力地适应之,略有好转。班级里一共不到20人,课堂氛围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的轻松愉快,大家穿着随意但很得体,有疑问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举手示意,不管是老师授课还是同学在做报告展示,互动经常穿叉其间,交流分享已然是这里教学的精髓核心,而每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都能让所有的人兴奋不已,拍手称赞。

       作为交换生,MSK的Thomas副校长特地为我们四个人安排了丹麦文化课这一课程,授课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Poul,Poul虽年过七旬,而永远都是喜笑颜开,乐观并充满活力,根本感觉不出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而在丹麦的这半年,无论是熟知的房东还是偶遇的路人,总会向你投来真诚的微笑,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乐观活泼。当在教室或在博物馆或在街边与Poul交谈之时,大家总能聊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话题,带给每个人意外的惊喜或触动。当介绍跨文化这个课题时,Poul曾说过这样一句让我感触良深的话:If you wanna learn about danish culture, you cannot get that through reading books, the best and only way is try to live there, talk with local people, eat local food and ……

       轮机工程这门专业永远都得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实践教学占更多的比重,在MSK也不例外,我们有过两次校外实习,其中一次来到哥本哈根大区西侧的一座小岛。

       实践教学时,老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会让我们尽情地发挥尝试操作,允许每个人有犯错的机会,并明确指出每个人错误的地方,最后让每个人分析个人得失总结经验,并一同讨论怎样做会更好。而在上船舶技术以及Basic tanker familiarization的机房操作课时,当第一次在老师的指引下在电脑上进行船舶上的各种设备的模拟操作时,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生怕按错一个键而发生警报到后来的逐渐熟练,熟能生巧从来都不是光说不做就能得到的。

       而在周末或假期时,老师或教秘也会时常组织我们游览哥哈,参观一座博物馆,观赏一场演出,感受当地的农博会,亦或直接拜访丹麦人家。6月份的时候,教秘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并拜访她的母亲和姐姐一家,共享丰盛的晚餐以及丹麦人饭后必点的蛋糕,相谈甚欢,这不就是Poul所说的Best and only way吗!

       6月的哥哈每天都是阳光明媚,二十几度的温度,和风徐徐,让你不禁觉得暖风吹得游人醉。我们的毕业欢送会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开心地道别,副校长Thomas说:MSK is always welcoming to you.现在想起来或许会有一丝伤感,相聚再分离,这不就是人生嘛!

       当站在哥哈的地铁站等待开往机场方向的列车时,不禁感慨:每天都在遇见不同的人,或许难再相遇,或许……不管怎样,我永远都会感谢所有遇见的人,也憧憬着以后将会遇见的人。人生,就是在遇见。哥哈,不虚此行!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