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海事学院交换项目学习报告

       麻省海事学院(Massachusetts Maritime Academy )成立于1891年,在过去的100年,一直在为有志人士准备令人兴奋和骄傲的陆上和海上职业。麻省海事学院美国官方委任支持国家防御体系。麻省海事学院设有众多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包括应急管理、设备工程、国际海运业务、海洋工程、海事安全与环保、海洋运输等。

        短短四个月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带着不舍带着眷恋离开了这片土地。四个月里,我们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对每一个人来说,这四个月都是一场无法遗忘的人生盛宴。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带大家去认识那迷人的MMA。

教学方式

1.实际应用能力

       相比美国而言,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逻辑分析与推理,中国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跟数据计算的水平确实不是一般美国学生所能比的,而美国教育注重的是实际应用能力,以航海专业的靠泊系揽而言,美国老师真的会让你上艇离泊开出去回来靠泊,模拟情景进行系揽练习。

       在上实验课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MMA的学生们都各种齐全的工具和他们优秀的动手能力。在这里上实验课,都是学生自己准备工具,老师会提前把这个学期的课程需要的工具单给学生。每次上课美国的同学都是带着一个巨大的工具箱,里面各种型号的扳手钳子起子一应俱全。每次上课基本上是两个老师带着十二个同学,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每个学生交流,面对面的教授知识。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亲自动手。对安全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实验时必须带好护目镜,穿安全鞋,仔细检查设备后才能启动。每一步都必须做到位,经过老师的认可才行,毫不马虎,所以一次实验课下来通常要四五个小时,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实践的经验。

2.课堂参与

       这边学校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倒不如说是一个开放式的会议室。上课的形式多种多样,绝非老师站在讲台上授课一种。像我们的应用船舶构造的老师,有时候会让我们小组讨论学习,有时候会拿一副牌发下去,将花色不同分成四组,然后小组讨论学习成果,在之后小组成员上讲台做一个presentation。在我看来,这样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加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以前我就不喜欢这样的小组讨论学习,没有老师怎么能学得好,现在我确实从中获益不浅。美国这边的师生关系非常好,老师和学生基本上处于同一级,老师没什么架子。轮机专业的蒸汽轮机老师MR Aldrich ,每到周五的课,他还会有一个固定的Friday joke(讲笑话),虽然老师年纪大了,但他们的心态和我们一样年轻。

3.平日学习

       在MMA上课,平时成绩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我们轮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上尤为突出。我们轮机的同学都修了四门课程,船舶柴油机,蒸汽燃气轮机,造船学,和美国历史或者美国政府。

       每个星期,几乎每门课都会有考试,课堂上老师经常会有quiz或者exam,而平时的考试成绩占这门课的期末成绩的比例相当大。像造船学这门课程平时小考的成绩几乎占了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造船学的教授每次上课前都会把这节课要上的几点内容写在黑白上,然后一项一项讲,讲完了就下课,有时候一节课上二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柴油机课如果平时小考的平均成绩能在95分以上,期末考试就可以不用参加,并且这门课程直接得A。造船学的教授在期末的时候会告诉你平时的成绩,然后你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来选择是否要参加期末考试。在我们的努力学习下,这个学期的蒸汽轮机,造船学和柴油机课程都是免期末考试的。

       美国的教育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简单,反而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加辛苦,这里每门课几乎没两周就要进行一次考试,每次考试分数按照百分比计入最后成绩。所以加入你最后要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平时就要学的扎实认真。美国的作业充斥着论文,论文的分数要占到总成绩的30%-35%,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相当,写论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你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考验的是你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以及对新信息的索取能力。举个例子,老师给你一个海难事故,重要的船舶轨迹线以及船员的一系列对话,让你独自分析造成此次海难事故的原因。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的是综合运用能力,要能从海图航迹线发现问题,掌握每位船员不同的职责,才能有依据的分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跟本可以预防的措施。

       虽然学习压力不小,但这里的学术氛围确实是轻松而良好的,可能是因为小班化教学的缘故,这里的师生关系都相处的十分融洽,课堂上可以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师生讨论,指导得到学员们一致认可。与此同时,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更多是注重学员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作为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这里我得到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经历,能够基本熟练的拆装小型的四冲程二冲程的柴油机,并可以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故障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这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一种反复更是一种升华,让自己能够把“思”与“行”有机的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潜力。

学生管理

       麻省海事学院(Massachusetts Maritime Academy)成立于1891年,属于美国官方委任支持国家防御体系。

       先谈学校的结构。麻省海事学院为全军事化教育,从大一到大四分为四个等级,大四为1/C(first class),接下去是2/C,3/C和4/C。不同年级的学生带着不同颜色的姓名牌,大一是绿色,大二蓝色,大三金色,大四红色。高年级的同学会受到低年级的尊重。MMA的七个company各有一个专门负责的company officer,一般的日常事务都是由每年选出的学生领导管理。大一新生进校后要接受各项体能训练以及测试,还有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测验。

       学校将学生按其宿舍单元分开管理,学校共有7个宿舍单元(其中第七宿舍为乐队和仪仗队)。每个宿舍单位由一位长官带领,学生自主管理。长官管理自己宿舍单位的一切大小事务,甚至还有其他宿舍单位的事务,这些长官对美国学生要求极高,但对中国交换生却很亲切,也非常关心我们在美国校园的生活情况。每个宿舍单位的领导团体都由学生组成,在大二下半学期进行面试,从大三开始任职。每个干事有自己负责的内容,从学生行为监督到寝室卫生检查,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的学生会结构呈金字塔模式,从最顶端的学生会会长,到各部门部长,到各专业负责人,最后到各宿舍长,层次清晰,权责分明。他们负责全校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有很大的权利。

       然后谈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作为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穿制服出早操,进出教室,图书馆,以及食堂。重要活动和正式场合时,还需穿戴更为正式的制服。学生若在室外穿制服,还需戴帽。男生头发不得过长,胡须需要定期清理;女生穿制服时必须将头发盘起。刚到麻省海事时,这项规定让我们感到非常新鲜,真正体验到了军事化管理的正式。我们每天穿着上海海事的制服,感受到的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向别人展示母校与祖国的心。

       以下两张分别为在麻省海事学习的2+2学生穿着校服准备去上课的照片,以及在美国学校为我们准备的欢迎晚会上,我校学生第一次穿制服,与麻省海事的校长以及学生所拍的照片:

       在校园里,严禁明火,禁止吸烟,禁止喝酒。学校到处都有装烟雾探测器,一旦发现违规,将会有很严重的处分。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安全、干净和健康的环境,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学习之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麻省海事要求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半出席升旗仪式,美国学生称为morning information,简称mofo。学生必须穿戴制服,以宿舍楼为单位,进行集合排队并点名。人数到齐后,随着学校乐队的现场演奏,依次进场。然后7个宿舍长向主席台上的学生会报告人数,然后在一声枪响下,全体敬礼,乐队演奏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仪仗队升美国国旗。结束后依次退场,由每个宿舍长负责各自宿舍单位的训话。每到周五,在美国国旗升起后,乐队还会继续演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体现了美国学校对中国的尊敬,也让我们备感亲切。

       下图为麻省海事让中国学生参与升旗仪式仪仗队的练习照片:

       另外,学校长官和宿舍长会定期检查宿舍卫生以及个人仪表,指出改进之处。下图为打扫干净的宿舍照片:

       在课堂中,学校对学生也有很多要求。学生不得无故缺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与上海还是不同的是,麻省海事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但是学生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以辅助学习。美国课堂为小班化教育,一个班级为20至30个学生,老师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师生互动更多。学校的这项规定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对任课老师的尊重。

       除了学校规定外,不同的任课老师对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喝水;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利用电脑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和化妆。老师对学生管理能力更强,但让我们惊讶的是,美国学生几乎在课堂上都遵守这些规定,除了与老师交流,几乎都安静听讲。我们交换生也相当自律,在课上认真听讲。

       下图是我们与我们的一位老师的合照:

       由于麻省海事学院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少,老师都起到学术上的带领作用以及学校大事务的处理,所以日常生活上几乎都采取学生管理的模式。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也增强了我们的自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全军事教育虽然严格,但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海事专业性学校是必须的,对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事都有很大的领导作用,也是作为船员的基本要求与素质。

校园文化

       美国麻省海运学院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运学院。学校设有众多专业包括国际航运管理、航海技术、应急管理、设备工程、海事安全与环保和海洋运输等。学院校园军事气息强烈,学生和老师们严格遵守准军事化教育准则,包括每天早晨定时定点的升旗仪式,每学期两次的寝室卫生和仪容仪表检查。另外,只要你行走在校园里就必须穿制服,并且根据季节和学生年级、职位等变化统一更换制服款式。在麻省海运学院的校园里感受到的除了浓浓的军事化氛围,最多的还是纯真美式学校的感觉。阳光明媚的校园里学生与学生之间,与老师之间交谈甚欢,没有距离感,沟通融洽;教室里小班化教育和开放的教学方式造就了美国学生大胆积极提问的习惯。每星期都固定有高中生或更低年级学生前往麻省海运学院学习海洋知识了解校园文化。这些和东方教学截然相反的不同正是造就了麻省海运学院独一无二的魅力。

       而谈及校园文化建设,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制度文化是学校的骨架,学校的特色和办学框架主要由制度文化体现出来;而精神文化则像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灵魂的魅力使学校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

       美国麻省海运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把这三方面都兼顾得非常到位。首先,在物质方面,该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优美的学习环境、高端的教学设备。宿舍楼十分干净整洁,并且配备了方便学生生活学习的设施。因此你能在每层的学习室了看到免费上网的电脑和免费使用的打印机,你也能随时使用宿舍楼里的洗衣机、烘干机、微波炉等设备,非常便利;学校的新图书馆设有各类课程的专门辅导学习处。学校机房使用最新版硬件设备,例如有些课程设计作图等操作,学校因此让每个同学同时使用两个电脑屏来方便操作。其次,制度方面,该学校以军事化管理而闻名,高年级同学领导管理低年级学生来培养领导力,而低年级学生也由此深知纪律的重要性。在一次的学校换届典礼中,每个人都穿着短信校服正装出席,而当天天气非常寒冷并且天上还飘着雨,所有人仍然坚持站在寒风冷雨中。最后,精神方面,虽说这所学校是完全的等级森严制,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无论是走在校园中,或是进出食堂或图书馆,都会有人主动向你问好,而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身边的美国同学与老师也都会主动提供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个人。仍然记得在离别晚宴上有的同学面对第一次尝试的龙虾而无从下手,坐在同一桌上的校长便亲手教导如何剥壳与处理,并热情的给同学剥龙虾吃,甚至在我们要走的时刻,对我们说MMA永远是我们的家,欢迎常回来看看,那一刻我想所有同学都感动了。

       在此次前往麻省海运学院的交流之行中,我看到了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其整个学校科研学术的状况。麻省海运学院的规模相比上海海事大学来说要小得多,整个学校主要围绕着航运、轮机以及海洋环境和海洋安全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主要采用了课堂讲座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类似于我们在上海海事大学除了要上课堂授课的课程之外,还要上相关课程的实验课。在美国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同样会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的原理和分析,但是不同的是,老师会提供给学生诸多的和当地部门合作的项目,并且每周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让学生自行驾车出校进行各自小组的实地监测和考察,从而能让学生在自己着手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课堂中的知识,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角色仅仅是提供必要的指导。这一点十分值得我校引用借鉴。并且老师们鼓励同学在学期末的时候,将一学期的监测数据分析汇总制成海报,进行展览,同时邀请当地的专家一同来进行参观与答辩。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大家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了小组每个成员的演讲口才。

我们的交流生活

       刚来这边的一段时间,经历文化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记得有位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克服文化差异,他说,既让决定来这里学习,就一定要敞开自己的心,以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来接受这里的一切。虽然中国和美国有很多习惯以及价值观上的差异,这在青年之间表现的特别明显。但是,我们只要试着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才能更好的了解美国学习美国。这也就是课堂外学到的东西了。美国青年热爱冒险,懂得享受生活,目标坚定,富有行动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

       课堂学习我们已经谈了不少,接下来就让大家感受一下周末闲暇时光我们丰富的MMA生活吧!

       这个学期的航海日,我们就参加了一次学生领袖的换届仪式。全校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和军方等各界人士都出席。仪式上有乐队奏乐,校长学生发言,场面相当隆重。每年新选出的学生领袖的照片会展示在餐厅的走廊里。学校里到处是纪念往届学生的照片。让人感觉到亲切,这是一个属于学生的学校。平时学校里还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我们有幸参加了一次MMA的传统活动,Ring dance舞会。对于大四的同学来说这也相当于是一个毕业舞会,在舞会上,男生都身着白色礼服,女生们穿着漂亮的晚礼服出席。还有专门的摄影师拍照。舞会在一家高级酒店的三十多楼,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波士顿的美丽夜景。这都是相当难忘的经历。

结语

       时光匆匆,四个月的时间就又一次悄悄的从我们脚下溜走,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不得不说,初来的那一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现在却要说再见。四个月中诗人笔下的乡愁在这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思乡之情是每一个海外游子所共通的感情,学会了独立面对学会了承担责任,真正的成长也许总来源于这些有一些痛苦但却十分难忘的经历。人生中总要有很多的风景和过客,在这座温馨的泊湾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补给的是,精神的正能量。麻省海事学院的一草一木,学员们一言一行,长官教授的谆谆教导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番美好的经历比得上千万的财富,纵然有一天我们会老去,但在心底的我们依然年轻。相信这段充满回忆的交流经验会在我们人生的航线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再回首时,纵然时光已逝,而那段回忆却依然成为指明前行的方向。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