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村学习心得

      回国以后,再回想在普利茅斯学习的日子,发现时间竟然过得很快。这也难怪,因为学到了太多,感受了太多,所以觉得这一个学年在英国的学习并没有白费。原先准备去普利茅斯做访问生主要是考虑到研究生也想出国,事先做个准备好适应一下英国的生活,抱着好好学习就足够,修满学分就满足的心态。而现在的自己,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学习上的得心应手,生活上的有条不紊,更有对下一年在英国继续学习的期待与憧憬。

      初到普村就在倒时差中感叹为什么楼下酒吧可以夜夜笙箫到那么晚,清晨的四点,吵闹的声音才渐渐散去。后来才知道英国人在放假的时候,尤其是星期五是攒足了力气发泄一个星期的自律隐忍。因为雅思成绩小分没有过关,先去学校上了两周的语言班,而恰恰是这两周让我在开学前对学校的环境有了很好的熟悉,使得开学后的我对于听课作业的氛围十分得心应手。我很感激,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充满感激,让我认识了一群真诚的,向上的朋友和朋友一般的老师。

       这里的老师的确更像是学长而或是家长。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规章制度只是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的,在任何情况下老师都会十分高兴学生提出问题,与课程相关或者是无关。对于这点,的确让我觉得新颖。因为老师解决同学的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知道我亲自尝试才发现,态度,才是让我放下心踏踏实实的直言的主要原因。比如,又一次为了申请研究生我想请教我课程的老师写推荐信,以为是需要自己写好给老师签字的,但是那位老师却说他现在不太了解我,等过一个星期以后会把写好的推荐信发到我的邮箱,叫我注意查收,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关于研究生选学校的事情,因为那位老师在供应链方面十分有建树,供应链这个专业的发展就业背景侃侃而谈,我们交换了我一些备选学校的意见,然后他对一些学校的供应链专业做出自己的看法,的的确确让我认识到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学到知识,如果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学校排名而去追求排名较高的学校那便是对时间的浪费,所以在他的支持下我确定了自己研究生想要去的学校。在后面的相处里,见面拥抱式的打招呼,英国式的开玩笑,课堂上的互动让我觉得这位老师更像是生活上的导师,像是爷爷,一位令人尊敬但却平易近人的朋友。

       对于学业我只能说,学习了很多新的东西。因为是访问生的缘故,对于报告等国外的论文是完全没有接触的,一切都是新的。而那边的第一学期的考察就是以写论文为主。英国人主张自己学习,我现在都能想起来当我问老师怎么写论文的时候老师惊讶的表情,毕竟已经是最后一个学期的学生了。听了我的经历以后那位老师首先是让我自己去网上搜索,然后留下了我的邮箱,我以为也就是为了联系的时候用,结果却不曾想到这位老师提供了往届的论文给我参考,并且介绍我去学校自带的论文培训班去听课,写作。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来和本地的学生一起学习考试其实是个需要很努力的决定,在这里的学习更多的是要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沟通,通过这段日子的学习,转换学习的方式很重要。比如,这边的老师会提前布置期末论文的题目,需要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边学习边准备,不然到最后截止日期会夜夜通宵;课后老师会把PPT放到网上让同学进行复习和预习,如果没有预习课本或者PPT那么第二天上课会很尴尬的没法参与讨论。说到课堂讨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部分,因为无论你提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很棒,这就给我一个自我鉴别的机会,而且也让同学更加喜欢你,其实主要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大家交换看法,在锻炼口语的同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会有一种越来越积极的学习态度。

       生活上主要是从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洗衣服做饭搬东西的能手,自己觉得还是很欣慰的。毕竟收获的是生存技能,让我觉得无论以后去哪里,自己都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发展自己,这种靠自己的心态让我觉得很有力量。

       总而言之,这一个学年,收获不少,适应的也很好,十分值得,没有遗憾。

                                              经济管理学院 卓琦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