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开源 智汇海大”红山开源高校行上海海事大学站活动圆满落幕

6月27日,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高校行上海海事大学站活动在校顺利举行。副校长严伟出席活动并致辞,红山开源平台何焱主任,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郭雪,openKylin(“开放麒麟”,中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社区生态合作负责人、教授级高工马发俊和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徐艳丽分别围绕开源生态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开源核心议题展开主题报告,为开源理念在学校的传播与实践注入强劲活力。

严伟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师生表示欢迎。他强调,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推动开源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红山开源平台以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开放的协作机制和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接触前沿技术、参与实际项目的优质渠道。他殷切鼓励学校师生积极融入红山开源等平台,主动投身开源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在开源浪潮中争当先锋,展现海大师生的创新风采。

何焱以“开源生态下的科技协同创新探索与实践”为题,从全球开源态势切入,剖析了开源演化的深层逻辑与自主开源发展的机遇挑战。同时,他结合红山开源平台的定位、制度机制与工作模式,系统阐述了高校智慧资源参与战略科技领域开源的实践路径,并重点推介了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红山开源夏季峰会及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红山开源”创新论坛,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开源创新实践。

郭雪带来“开源发展态势与治理体系建设”精彩报告,她指出,开源技术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但生态复杂性也带来合规管理、供应链安全等挑战。报告从理论框架到实践应用,梳理了开源技术演进脉络与战略价值,解读国内外政策导向,并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合规管理与安全防控要点,分享了中国信通院在通信领域的开源治理创新经验。

马发俊以“openKylin开源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题,结合社区三周年发展积淀,深入剖析开源生态对全球技术格局的重塑作用。报告中,他重点分享了openKylin通过课程共建、项目实践、赛事孵化等模式,与高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并重点推介了中国研究生第二届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的openKylin赛题,鼓励学子把握机遇、绽放风采。

徐艳丽立足学科特色,带来了“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技术”精彩报告。报告中,她系统阐述了该技术如何整合空基、天基、地基与海基多维资源,构建全天候、全空间的智能信息网络体系,并指出其作为突破传统空间限制、推动航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作用。同时,报告结合低空经济、智慧海洋、应急通信等场景,分享了技术落地应用的创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红山开源平台联合openKylin社区主办,来自各高校、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100余名师生参加。未来,学校将依托学科优势,推动开源技术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持续为构建“开放、汇聚、协同、共创”的开源生态体系贡献海大智慧。

活动现场
专家讲座-1
专家讲座-2
专家讲座-3
专家讲座-4
撰稿:姚昌 摄影:科技处 来源:科技处 责任编辑:姚旭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