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及企业(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培训会议在校举行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授牌及企业(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培训会议在临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幕。副校长施欣出席并致辞。研究生院负责人、各学院主管副院长、产教融合基地负责人、新(续)聘企业(行业)导师及相关师生200余名代表参会。
施欣对产教融合基地负责人以及各企业(行业)导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充分肯定了校企合作对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产教融合推动了人才良性互动,促进了科技创新以及人才事业的发展。希望今后校企共同努力从产业中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
会上,施欣为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等7家新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同时,施欣和研究生院院长杨斌为新聘的116名企业(行业)导师和续聘的256名企业(行业)导师颁发聘书,并对各基地企事业单位导师长期以来对学校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煦春律师作为新聘企业(行业)导师代表发言。她认为,校企合作对学生和导师的自身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借助产教融合平台,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海事海商争议领域中,校企携手共同培养更多高水平应用型航运人才。
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的胡周国同学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他总结了在联合培养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对学校及企业(行业)导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会珍惜学习机会,主动向导师请教,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研究生院向全体参会导师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研究生企业导师的聘任条件、流程、管理、考核和权益等方面进行培训。
其间,企业(行业)导师还参观了校史馆和“吴淞”号特种模拟船,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企业(行业)导师们不仅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历史,更亲身感受到海大的校园文化,增强了认同感与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