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11月22日,《沪剧与上海文化》主题讲座暨茅善玉客座教授受聘仪式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并为广大师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沪剧文化艺术课。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宣传部、“海大戏曲社”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门妍萍副书记在欢迎辞中表示,上海海事大学的发展历史始终与上海这片土地紧紧相连,并且与沪剧的发源地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致力于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通过营造高雅的艺术环境,培养学生高雅的人格、高雅的情操、高雅的欣赏观和艺术趣味,以此孕育浓郁的人文气息,激活校园的文化生活。沪剧的传承,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延续,保护沪剧非遗,传承民族文化,“海大”义不容辞。茅善玉院长的到来,对于“海大”在沪语及沪剧艺术方面的文化研究、文化导入、文化观赏和文化参与,必将带来积极的推动和渗透作用,营造海大“以文化人、以艺育人,和乐共进、美人美己”的“海大”人文气息。
在客座教授受聘仪式环节,门妍萍副书记为茅善玉院长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任证书并佩戴校徽。
茅善玉院长也发表了真挚的感言。她表示,沪剧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剧种,也是上海文化的“名片”。作为一名从事40多年舞台实践的沪剧艺术工作者,传承沪剧、回报观众,是其应尽的职责,沪剧之花在高校绽放,更令其兴奋而感动。作为“海大”的老朋友,她愿为“海大”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之后的主题讲座《沪剧与上海文化》中,茅善玉教授用正宗而软糯的沪语,绘声绘色地向“海大”师生们呈现了沪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画卷,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沪剧作为“上海声音”所具有的独有韵律。沪剧艺术发展中,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体现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精神,给师生们带来极大的人生启迪。
活动中,茅善玉院长还为大家献唱了最体现“上海声音”的《燕燕做媒》,清新自然的台风,甜美圆润的音色,令师生们陶醉其中,为沪剧艺术的魅力而折服。“海大戏曲社”也给在场的师生们汇报演出了沪剧名段《金丝鸟》,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师生们反映,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了解沪剧、走近沪剧的艺术欣赏,更呼唤起大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担当。
《与沪有约》系列精品讲座之一《沪剧与上海文化》活动由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