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举办培训班

11月14-26日,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指导下,上海海事大学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合作举办“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实践培训班”。副校长施欣、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高级主管奥尼卡·奥西·伊齐(Monica Rossi Rizzi)女士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来自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6个国家的26名海事主管部门官员在线参加了培训。

施欣副校长指出,新冠疫情对全世界航运物流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海员坚守船上工作岗位,对确保世界经济贸易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海员长时间在海上工作,面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值得各国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关注。在后疫情时代,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履约实施应切实保护船员权益,从而保障全球供应链的顺畅流通。

奥尼卡·奥西·伊齐女士指出,上海海事大学的精心策划和专业组织确保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参与成员国的高度肯定,希望今后双方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今年是国际劳工组织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开展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相关主题培训班的第四个年头。此次培训班由6节视频直播课程和8个线上自学单元构成,围绕《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公约解读和实践,对公约文本和实际检查中各类问题进行细致的阐释和分析,为各成员国分享履约经验、讨论分析对策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

学员代表莱斯利·班加扬(Leslie Bangayan)女士表示,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本期培训,课程形式新颖,学习效果明显,通过分组交流加深了对海事劳工公约和检查工作的理解,对今后开展船旗国和港口国检查有着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各国代表参加开班仪式
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高级主管参加开班仪式
撰稿、摄影:祝莎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姚旭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