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6号),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榜上有名,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之一。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2013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分年度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认知与实践教学效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

岗位针对性和国际规范性是航海类专业的主要特点。航海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航海类专业的实验实训是受国际公约规范的必需环节。由于海上船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航海类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以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是航海教育与培训的必然趋势。

我校在现有国家级航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依托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交通运输的5个研究方向(航运系统安全与仿真、航运系统信息与控制、船舶动力装置节能减排、船舶新能源利用、船机修造技术)的研发成果,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致力于建设以全任务船舶操纵模拟器、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模拟器、航海雷达模拟器、航海仪器模拟器、海上无线电通讯模拟器、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模拟器、货物积载与系固模拟器、轮机模拟器等为主要实验教学资源的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陆上实验室实物训练+模拟器训练+实船综合训练”的“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法。中心实验教学以《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中关于船员培训和评估的规定为基本要求。根据航海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目前共有13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61%的实验内容需要应用虚拟方式实现,84%的实验内容需要应用虚拟方式或虚实结合的方式实现。

在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心自主研制了国际领先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和轮机模拟器,投资2200多万元建成了“木兰航运仿真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船舶综合机舱实验室”。正在建设的实验室还有:投资3300万元的“现代船舶通信导航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投资5200万元的“特种船模拟教学平台”。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一个教学环境优良、凸显航海教育特色、综合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超大型实验中心。

撰稿:商船学院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