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协办“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工程的发展及应用——2025中国工业工程年会”

6月27日至29日,2025中国工业工程年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等单位协办。

本次会议聚焦于“工业工程与人工智能”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工业工程领域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企业实践等议题。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笑旋为开幕式致辞,杨善林院士、凌文院士分别就“管理科学与人工智能”“工程创新范式与商业银行服务工业互联网”做了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教授分享了“用视觉语言大模型和运筹学模型自动生成标准操作流程”的最新研究成果,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总结了汽车工业迈进4.0时代的困惑和思考。

在大会特邀主题论坛阶段,由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何桢主持,香港理工大学黄国全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刘心报教授、天津大学齐二石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唐加福教授、一汽原党委书记汪玉春和上海海事大学王金凤教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工程发展”主题,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工业工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并分享了宝贵经验。其中,学校王金凤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大学教师”,提出思考和建议:用AI培养学生技术迭代元能力、高阶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融合,重塑教学价值,并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提升人本价值。

由上海海事大学牵头的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邀请了多位专家,开展了一场特邀主题分论坛。此外,在学科建设分论坛上,学校物流工程学院胡鸿韬教授就《运筹学》课程建设分享了最新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目前,由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王金凤教授牵头的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在教务处、物流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已吸纳成员单位共计68家,完成了实践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和科创竞赛案例等虚拟教学资源100余套,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40余项,为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工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贡献了海大智慧与力量。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工程发展”特邀主题论坛
王金凤教授提出“AI是否会替代大学教师”的思考和建议
一流课程建设论坛胡鸿韬教授作报告
撰稿:肖世昌,高媛 摄影:2025中国工业工程年会 来源:物流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姚旭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