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在青顺利举行
4月16日,研究生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在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举行,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辛广军,市北区委常委、副区长高永强,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秦冬梅,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纪海蕾,市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王萍,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综合部部长刘金刚,港航处处长史鑫,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市场服务部主任车振冬,洲际船务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裁陈泽凯,船员公司总经理谭军,学校研究生院、法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40名研究生参加开班仪式。
辛广军对学校研究生来青岛开展实践活动表示欢迎。他表示,青岛作为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正加速构建"活力海洋之都",亟需海洋海事领域青年人才支撑。此次产教融合活动深化了校地合作机制,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人才蓄水池。
纪海蕾指出,青岛正加速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亟需港航物流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上海海事大学专业优势与青岛港航产业高度契合,此次实践紧扣港航新业态设置课题,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举措。
高永强指出,市北区锚定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目标,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上海海事大学与市北区在航运、物流等领域的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此次创新开展的"企业导师带教+项目化实训"模式,是政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突破。
陈泽凯总经理对研究生来青岛开展产教融合实践活动表示欢迎,并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珍惜这次实践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成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超强”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研究生院对青岛市相关部门及企业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青岛研究院自2020年与青岛市政府共建以来,累计培养硕博生、在职人员近500名,建设8家产教融合基地、34家实习基地,承担科研项目90余项,助力青岛引进11家航运企业,为地方发展注入动能。
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硕为研究生们深入解读市北区人才政策。
洲际船员联合工作中心船长沈爱兵介绍了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综合部部长刘金刚、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港航处处长史鑫、洲际船务集团船员公司总经理谭军共同为辅导员和学生代表授旗。
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秦冬梅,市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王萍为学生代表颁发市北区“校园人才宣传大使”证书。
学校理学院数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李雨函代表学生发言。
学校研究院将持续深化与青岛市的校地企协同发展机制,聚焦海洋经济、港航服务、产教融合等领域,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以创新实践赋能产业升级,以人才共育服务海洋强市战略,为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