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下发《关于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的通知》(教技资〔2025〕41号),学校入选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同时“航运数据赋能与监管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被认定为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案例团队。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注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此次成功入选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为学校高层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计划在三年内(2024—2026),于全国范围内汇聚一批在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特色与丰富经验的高校,通过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应用案例,构建起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交流平台。
学校此次入选的“航运数据赋能与监管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项目案例,由法学院专业团队精心打造。该项目秉持“国家需求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技术自主可控、生态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核心理念,聚焦航运数据赋能和监管的跨学科命题,围绕航运数据资产表达、航运数据主权治理等国家重大需求,构建“数据+法学+管理+物流”全链条教学和思维训练的创新资源;打破航海、计算机、法学、经济学的学科边界,形成“海洋场景建模+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存证+决策仿真”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和教学资源结构;采用数字孪生、扩展现实技术,建立覆盖港口、航道、船舶的“三维可视智能推演动态数据决策和监管的”虚拟仿真平台,实现复杂海事场景大数据采集、利用、分析、交叉融合的高精度还原与风险预判决策;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作网络,联合中远海运、上海航交所等龙头企业,推动数据赋能的模拟仿真实验与真实数据赋能过程的对照,对数据资源合规监管,共享监管与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思维模式,为数据生态的理念普及提供丰富的教学支撑。
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虚拟仿真教学的建设投入,持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虚拟仿真教学与研发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虚拟仿真教学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推进数字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