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上海海事大学首届舢板远航四十周年大会
6月14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上海海事大学首届舢板远航四十周年大会在航运科技创新大楼举行,80余名首届舢板队队员和校友帆船俱乐部代表参加。校长初北平、党委副书记曹荣瑞及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商船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大会。
初北平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开篇致辞,指出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篇章,展现了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强调,郑和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当代航海人勇攀高峰的精神动力。初北平充分肯定了校友们40年前舢板远航的壮举,展现了海大人“不畏艰险、团结拼搏”的精神。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海事大学将传承郑和精神,发扬舢板远航的拼搏精神,以“双一流”创建为目标,深化航海教育创新,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航运人才,为加快建设航运强国、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原副书记、市教委原副主任,学校首届舢板远航队队长,时任上海海运学院团委书记的高德毅校友以亲身经历回顾了首次舢板远航的过程。高德毅强调,舢板远航精神的核心是“团结、拼搏、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不仅塑造了一代代海大人的品格,也为学校培养航运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校友帆船俱乐部会长隋浩表示,作为海大校友,他深感自豪。学校不仅培养了他的专业技能,更赋予了他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他回顾了自己参与帆船运动的经历,强调帆船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一种面对风浪,永不退缩的生活态度。
校帆船协会会长吴思颖回顾前辈们在风浪中拼搏的身影,对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肃然起敬。她表示,作为新一代航海人,帆船协会的成员们将继承老一辈航海人的精神品格,以闯向深蓝的豪情迎接新的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研究员、中国海洋极地探险报道者吴钧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航海家翟墨的传奇故事。他表示,翟墨的壮举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祖国日益强大的证明。吴钧特别提到翟墨的“南极洲航行计划”,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航海事业,共同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大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初北平为长期致力于航海教育、推动帆船运动发展的首届舢板远航的队员颁发帆船运动功勋奖。曹荣瑞为在航海实践、帆船赛事组织、文化传播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校友颁发帆船运动贡献奖。
校友代表许竞学、卢永智、陈合茂向上海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资金,用于支持航海教育、帆船运动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秦立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会后,校友们参观了商船学院院史馆和“天琴”号帆船,在丰富的活动中重温学校发展历程,畅叙舢板远航队友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