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三届物流与海事系统国际会议(LOGMS)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

8月26日至29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学校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第十三届物流与海事系统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 Maritime Systems, 简称LOGMS)在学校临港校区举办。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教授、LOGMS组委会主席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Rommert Dekker(罗默特·德克尔)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交通运输研究D辑》)主编长安大学葛颖恩教授、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先进工程信息学》)主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俊贤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交通运输研究E辑》)副主编浙江大学海洋学院Paul Tae-Woo Lee(李太雨)教授、Operations Research(《运筹研究》)副主编香港理工大学徐宙教授、德国汉堡大学Stefan Voss(斯特凡·福斯)教授、日本东京理科大学Mitsuo Gen(玄光男)教授、韩国釜山大学Hyerim Bae(裴惠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浩斌博士、新加坡科研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付秀菊研究员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德国、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学校副校长严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现代物流是串联全球经济的重要脉络,是支撑国际贸易与供应链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构建更智能、绿色、协同的物流与海事系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LOGMS会议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海事与物流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次是学校时隔17年第二次主办此盛会,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LOGMS会议组委会主席罗默特·德克尔致辞,对本次大会成功举办并进一步推动国际物流与海事系统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大会执行主席、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梁承姬介绍了会议的组织情况。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海运物流系统可持续发展:绿色、智能、多式联运和港城协同”,共安排了20场专题报告和60场学术报告。会议邀请了来自全球的20余位知名专家围绕绿色转型、智能化应用、数字孪生、多式联运一体化及港城协同发展等前沿议题作专题报告,展开了深入研讨。学术报告涵盖港口安全与监测、船舶交通与调度、堆场智能优化、自动化码头运营、港行政策创新、机器学习应用、港口能源策略等领域。本次大会还通过严格匿名评审以及现场答辩评选出了4篇优秀论文和一篇最佳论文。本次会议为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分享见解、激发创新思想、缔结合作纽带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为推动海事物流向智能化、绿色化、系统化的更高水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国际物流与海事系统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产学研融合提供了新机遇。

闭幕式上,学校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孙士斌发言。他表示,本次大会为推动海运物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希望学界与业界进一步加强在绿色低碳、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和港城协同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组委会主席罗默特·德克尔代表LOGMS会议组织委员会致辞,对本次会议的圆满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闭幕式上还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与会期间还组织考察了上海海事大学地下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和数智化港航物流研究中心(海大技术转移公司),实地调研了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和滴水湖AI创新港展厅,参会人员近距离感受了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对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LOGMS会议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国际物流与海事系统的学术交流与行业协作。本届大会在学术思想碰撞、合作关系拓展和实践经验交流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将进一步促进全球海运物流领域的协同发展,也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贡献了新的智慧与力量。

本次会议得到了校友企业上海咪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严伟副校长致辞
LOGMS组委主席Rommert Dekker致辞
校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孙士斌主持
校人事处副处长王天真介绍学校情况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专家合影
主题报告1
主题报告2
参会人员考察校数智化港航物流研究中心
参会人员考察校地下物流技术研究中心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
闭幕式及最佳论文颁奖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实地调研
滴水湖AI创新港展厅实地调研
大合影
撰稿:梁承姬、王钰、石宇 摄影:石乔、高嘉尧 来源: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责任编辑:姚旭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