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航运政策制定的智库 港航企业发展决策的依托——我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喜获2019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以下称“研究中心”)于2008年7月正式成立。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政府航运政策制定的智库、港航企业发展决策的依托”的初心使命,经过十年砥砺奋进,为建设航运强国的国家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坚持脚踏实地,深耕智库目标

研究中心于2012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高校知识服务平台;2014年入选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同年入选上海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联合亚、美、欧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智库机构发起成立全球航运智库联盟,成为服务上海“四大品牌”建设的亮点之一;2018年被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发布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列为“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A类智库,位居“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领域智库综合测评”前十,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航运专业智库。

二、深入行业一线,研究成果丰硕

成立十年来,研究中心承接各类项目300余项,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公开发布行业报告1200余份。近年来,研究中心每年推出一项前瞻性研究报告,《航运业颠覆性变革》《2030中国航运发展展望》等引起业界巨大反响,受到广泛瞩目。研究成果被彭博社、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国交通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境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研究中心坚持每月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市场热点和行业需求组织公开讲座,每年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为行业知识普及和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指数报告》成为重要的航运风向标,该指数已经成为我国水运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被业内视为中国航运业的“晴雨表”;《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成为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定期编制的《海运回顾》的重要数据引用来源,该报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多次为上海海事局提供在船舶碰撞事故中逃逸的嫌疑船舶分析,为上海港提供智慧港口研究方面的咨询意见和数据支持,实验室研发的大数据算法已通过了华为物流中心的评审,被应用到华为全球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之中。

三、发挥智库优势,服务政府决策

研究中心提交专报、内参共计124份,其中20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更有数篇曾分别获得温家宝、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殷明教授等研究人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新闻类节目,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等财经类节目中作为行业专家发表观点。研究中心承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成果被纳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负面清单和监管机制及模式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2014、2015版自贸区航运负面清单。承担的《邮轮管理条例》《游艇管理条例》研究工作,为相关条例出台提供了研究储备。另有数项专题研究成果已成为天津、广州、重庆等地指导航运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依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平台,研究中心围绕“国际航运中心专项”基金,发布完成了74项课题研究,这些研究形成的研究报告和专报均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参阅,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研究中心承担的项目《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机制及资源整合研究》《“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涵及相关政策的研究》等7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奖,包括第九届、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制度创新研究》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奖一等奖。

四、把握时代趋势,勇攀信息高峰

2011年,研究中心的中国航运数据库开发工作启动,2013年发布运行。依托该数据库参与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交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水运科学数据分中心”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并成为交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理事单位。2014年,中国航运数据库平台通过了上海浦东软件园评测中心的软件产品鉴定,以及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G12的科技查新,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中国航运数据库”获2014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目前,该数据库已录入数据318万余条。2013年,研究中心引领行业发展,在国内同类研究机构中率先启动港航大数据实验室的开发与建设,梳理出五大主要研究方向:商业智能、生产优化、安检风控、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提出25种大数据应用场景以及应用最优实施路径。2015年实验室初步建设完成,每年定期发布的大数据产品《沿海部分集装箱港口综合服务评价指数》《国内沿海散货船舶营运效率排名》《全球海岬型船舶动态监测分析》和《全球集装箱热门航线与热门船型分析》等成果,得到业界高度关注。2017年,港航大数据实验室获评上海市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示范项目,在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发布的《基于大数据的港航经济分析研究报告》成功入选精品成果。

五、站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2014年,研究中心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中心——新加坡分中心,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新加坡情报参考。2015年,美国交通委员会(TRB)年会首个中国相关专题分会场“从全球贸易视角看中国港航发展”在华盛顿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交通运输领域最具权威的全球性学术会议,参与者逾万人。此次专题分会场由研究中心策划并承办,成为面向全球介绍中国港航业发展的重要窗口。2016年,研究中心联合亚、美、欧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智库机构发起成立全球航运智库联盟,这是引导全球航运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航运智库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业界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全球首个航运智库平台。2018年,殷明教授作为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专家应邀赴美,在全球最大规模的跨太平洋海运年会(TPM)上发表大会演讲及分会场专场演讲,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反响。研究中心主要报告产品均发行英文版,并发行境内唯一一本全英文港航杂志——China Shipping & Ports,向国际航运舞台持续发出中国声音。研究中心还两次与经合组织(OECD)合作,共同发布研究成果。

文字: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图片: 
封面图:颜嘉玲;内页图: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宣传部 (新闻中心)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