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临港新片区高端航运发展论坛

主题:2021年度临港新片区高端航运发展论坛
主要内容: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Ever Given)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引发了全球关注、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枢纽港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直接受到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海运运力本已十分紧张,海运价格已处于高位,而这次苏伊士运河堵塞无异于向海运市场“伤口上撒盐”。与此同时,运输延误也将产生大量保险赔付请求,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或因苏伊士运河堵塞暴涨。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航运的主动脉,世界上大部分来往于亚欧的轮船几乎都要经过此处,拥堵问题是一大历史难题。目前,全球25%集装箱运输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而亚欧海运集装箱贸易的比例更是达到100%。在现代集装箱货轮不断大型化的趋势下,本次论坛将从船舶安全管理、法律风险、航运保险等角度深入剖析此次“长赐”号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反思,利用行业时事热点启发临港新片区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新思路。
专家姓名:林益松,张永锋,胡正良,徐峰,王德岭
工作单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专长和学术成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航运处副处长 ,其主要从事航运港口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三五”规划、全球城市定位下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研究(2050)、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起草《港口拖轮经营管理规定》、浦东新区沿海岸线布局与海洋功能拓展提升研究、广州海港经济发展、超大型集装箱班轮联盟影响、负面清单研究、国际海运对外开放政策评估、邮轮无目的地航线准入条件研究、山东海运“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超灵便型船舶投资可行性研究、锦江航运发展规划等项目研究100多项,其中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港口航运相关应用性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并出版《2030年中国航运发展展望》、《海港经济发展模式与实践探索》、《全球视野下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等书籍9册。 ,参加我国《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起草之中)的起草、《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以及《国际海运条例》、《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船舶登记条例》等航运法规、规章的起草或者修改,参加交通运输部关于国家重大航运政策的制定和论证,为国家重大航运管理和法律问题提供专家咨询意见。指导国际法学(海商法)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作为作者、主编或参编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19本。,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现兼任IMO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技术官,上海市瀛泰律师事务所海事、海商律师,国际海事(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国际海事公约\法规、航运管理与法律、船舶能效、船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国内外海事相关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纵向、横向项目30余项。获第十一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参与人),多次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提案,并被采纳。作为委托代理律师处理海事、海商案件多起。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海事\海商法律法规、航运管理、海上安全实践等。
专家简介: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航运处副处长,张永锋,博士、硕士生导师,秘书长助理、国际航运研究所所长,交通运输部水路运输管理领域青年专家,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分委会秘书长,上海市虹口区青年联合会委员,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副主任,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海大法律评论》主编,研究领域:海商法、航运政策与法律、运输法、港口法、海事诉讼与仲裁。 参加我国《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起草之中)的起草、《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以及《国际海运条例》、《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船舶登记条例》等航运法规、规章的起草或者修改。,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教授、船长,2001年7月获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7月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学(海商法方向)硕士学位。曾在东方海外(OOCL)、马士基(A.P. MOLLER MAERSK)等国际一流航运公司的船舶上任职大副、见习船长,拥有十余年的海上工作经历。
时间:2021-04-22 14:00:00
地点:海港大道1515号创晶科技中心T3裙楼3层 信息飞鱼303

( 讲座具体信息以数字平台通知为准!)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