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讲堂:用于能量转换和管理的吸附剂及其与能源-水-空气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主题:东海大讲堂:用于能量转换和管理的吸附剂及其与能源-水-空气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主要内容:吸附剂通常为具有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固体。吸附是一个速率控制的过程,与高度依赖于边界条件的纳米传热传质有关。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纤维)、氧化铝和MOF等高孔隙度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气体分子并释放吸附热,这促进了它们在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如冷却、加热、储能、大气集水、湿度控制、空气清洁和热管理。然而,物理吸附剂通常受到其低吸附容量和弱吸附动力学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调整纳米孔吸附剂的结构和热性能,甚至使用复合吸附剂,在处理水蒸气、氨、二氧化碳等时实现高效吸附以适应实际应用。吸附过程在应用于具体设备时,需要合理的热设计。 本报告介绍和讨论了合成高效吸附剂的策略和为各种吸附技术选择最佳吸附剂-吸附质工作对的原则及其典型应用。这项工作表明,吸附剂与能源、水和空气密切相关,吸附-解吸过程可以实现一系列有前景的应用。
专家姓名:王如竹
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专长和学术成就: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 低品位热能制冷技术; 太阳能与自然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 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Energy-Water-Air Nexus; 规模化储热与能质调控。
专家简介: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荣获国际制冷 J&E Hall 金牌、国际热科学 Nukiyama Memorial Award纪念奖、亚洲制冷学术奖、国际制冷最高学术奖Gustav Lorentzen Medal、国际能源署Rittinger International Heat Pump Award、国际吸收吸附热泵大会Georg Alefeld Memorial Award。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王如竹教授于2018年创建了上海交大ITEWA交叉学科创新团队(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 Water& Air):致力于解决能源、水、空气领域的前沿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旨在通过学科交叉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entral Science、ACS Energy Lett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CS Materials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 等国际跨学科交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
时间:2021-11-24 13:00:00
地点:商船学院G113

( 讲座具体信息以数字平台通知为准!)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