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10月免费讲座通告:
上海碳市场建设以及全国碳交易体系进展
2017年底,中国正式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尽管目前只纳入了电力行业,但也已经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系统。在我国不断为企业减负降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否会因参与碳交易背上过重的负担,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业内普遍认为,碳交易启动后,企业再想钻环保空子将变得困难,这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投资产生影响。但当碳作为一种资产被重新定义时,企业节能减排的困境得以破局。在碳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采用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等绿色环保发展方式加速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型。其中,对具备能效优势的企业,多余的碳排放指标将成为其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其带来潜在收益。
低碳经济的到来,将对航运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这几乎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业界必须积极应对,充分了解、早作准备。
本期讲座我们特别邀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兼研发总监、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李瑾女士与大家分享以下方面内容:
上海碳交易设计及主要考虑;
上海碳市场特征;
企业参与方式及案例分析
碳金融业务与碳资产管理;
国际国内碳交易体系进展及发展趋势
时间:2018年10月18日(周四)下午2:00-4:00(周四)
地点:霍山路150号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6楼大教室
主讲人简介:
李瑾,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兼研发总监,拥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擅长环境和低碳领域市场机制设计,碳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与业务创新等工作。从交易所成立之初加入,全程参与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方案、交易平台建设等各种,主持设计了碳质押贷款、回购、借碳交易等各种碳金融创新业务模式并推动企业的实施与普及,2015年起牵头环交所与上海清算所合作设计开发国内第一个中央对手清算的碳金融衍生品——上海碳配额远期产品并于2016年底上线运行;担任世界银行、中欧合作碳交易项目技术专家,主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英国大使馆繁荣基金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主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个重大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涉及环境金融、碳市场、环境政策与气候变化。
需要参加讲座者请填写下表,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陆老师联系。
友情提示:考虑到会议厅的人数限制,建议有意者尽早报名。
TEL:021-65853850-8038/13795306040 ,Email: luweiling@sisi-smu.org
免费讲座报名表 | ||||||
姓名 | 性别 | 单位 | 部门 | 职务 | 手机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