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智慧航运与信息系统”2020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
主要内容: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理论及方法研讨,主题包括: 1. 医学图像处理 2. 复杂疾病致病机理探究 3. 药物设计与重定位 4. 多组学研究
专家姓名:郑小琪,徐淑坦,肖薇,蒋伏松,沈双,朱轶
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专长和学术成就:主要从事统计学习和计算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围绕基于DNA甲基化的肿瘤纯度估计,差异甲基化分析,肿瘤样本聚类和异质性分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10年至今,已经在 Genome Biology,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Bioinformatics 等杂志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 40 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 200。以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以项目骨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专长: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算法研究,程序开发,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 成就:提出了用于分子结构数据分类的新算法,主持开发了具有3D分子显示功能的国产分子对接软件MODEDock,开发了用于分析癌症基因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网站www.tcgaportal.org。,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生物学。学术成就:1)基于水分子与氨基酸三元组的交互模式,提出预测蛋白质结合位点区域关键水分子可能存在位置的四面体水分子预测模型;2)基于水分子与多种三元组的交互模式提出预测结合位点区域关键水分子的复合四面体模型;3)提出基于三元残基组合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棱柱模型;4)采用NSGA II算法实现关键水分子参与蛋白质-配体对接的多体-多目标优化方法。,主持各级课题8项,主要方向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人工智能预测,图像识别技术在糖尿病足病、甲状腺眼病及甲状腺结节的应用,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等,总经费280万元;曾多次参与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与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参与贾伟平教授领衔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子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著8篇、EI论著2篇。国际学术会议第一/通讯作者论文交流5次。软件著作权4项,专利2项。发表科普文章10余篇。,从能量代谢角度研究肝脏纤维化的线粒体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筋骨病和骨科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专家简介: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2012-2014)和埃默里大学(2017)访问学者。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肿瘤测序及大数据分析协作组委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大数据统计分会理事等。,2015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2015-2018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今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包括算法开发,RNA-seq数据分析等。在ACM-RECOM,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华东理工大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讲师,以第一作者在J. Chem. Inf. Model、Molecules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主持上海市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校基础研究计划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生理科学会再生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内科及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处理内分泌代谢科常见疾病及一些疑难疾病,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脂肪肝等疾患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分泌相关的多科疑难疾病亦有一定造诣。,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线粒体相关机制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分会青年委员、针刀分会常委、浦东新区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针灸及手法治疗颈腰椎疾病、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对针刀(含刃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和骨关节病有较丰富经验。主持上海市课题3项,发表国内外核心论文18篇,参编著作2部,专利1项。
时间:2020-11-22 09:00:00
地点:科研楼210
"智慧航运与信息系统”2020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
( 讲座具体信息以数字平台通知为准!)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