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结果

  1. “海大温度”系列报道之二:助困助学关爱贫苦学子 同心同行助力青春梦想

    。 3年来,该团队实地走访困难家庭达30余户,包括我校各部门老师、学生家长在内的20余名好心人以及包括学生处、财务处、信息工程学院行政党支部等在内的10余个党支部参与资助困难,受助困难家庭达24个。 深入实地走访 行动传递温暖 每年暑期,由电信网络专业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都会和我校一些老师、学生一起深入横峰,实地探访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

    朱玉飞 - 12/07/2015 - 14:25

  2. 潜心研究,硕果累累——记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容新芳教授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由教育部组织评选,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这是上海海事大学首次获得该奖项。 容新芳,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曾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行访学交流。入职我校工作八年来,容新芳教授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授课,平均每周授课时数达10课时 ...

    朱玉飞 - 01/05/2016 - 08:32

  3. 市委第七巡视组向上海海事大学反馈巡视情况

    发布:2016-03-10 根据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市委第七巡视组向上海海事大学(以下简称“海事大学”)反馈巡视情况。2016年2月18日,巡视组组长林国平,副组长葛永东 ...

    朱玉飞 - 03/10/2016 - 08:24

  4. 第二届校园好声音全国总决赛在上海海事大学火热开战

    发布:2016-04-10           4月9日,“唱响青春中国梦”第二届校园好声音全国总决赛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地区)体育馆拉开帷幕,从全国七大战区脱颖而出的二十四强在这里进行巅峰对决 ...

    陈敦耀 - 04/10/2016 - 10:31

  5. 别具一格的毕业答辩

    发布:2016-06-10   毕业设计作品公开展示,毕业生在个人作品前阐述设计理念、回答评审老师提问,进行现场答辩……6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论文答辩在海大艺术馆举行,徐悲鸿艺术学院100 ...

    石立山 - 06/10/2016 - 12:16

  6.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先驱——钱淡如先生

    年,历经战乱,随家人辗转于江阴、南京、重庆等地,在艰苦环境中未弃学业,后毕业于江阴南菁高中。1949年在国营招商局轮船公司任驾驶员实习生。1949年10月至1952年入上海航务学校进修,后留校任教。1953年,因国家需要,调入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任教。1973年转入上海海运学院 ...

    石立山 - 07/19/2016 - 10:53

  7. 大爱无疆,助力梦想——上海海事大学“同心•同信•同行”实践团队帮扶江西偏远山区贫困儿童

    发布:2016-08-10        上海海事大学“同心·同信·同行”实践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长期致力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扶贫帮困结对工程建设。2016年暑期 ...

    石立山 - 08/10/2016 - 16:39

  8. 加强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推动港口国合作

    讲座题目:加强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推动港口国合作 主讲人:金永兴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 时间:2016年10 ...

    吉娜 - 10/08/2016 - 15:12

  9. 我校学生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铜奖

    ,最终有10支队伍荣获市级赛奖项。创业项目“‘和光’未来支教——基于互联网+支教平台”在国赛中荣获佳绩。“和光计划”是由我校热爱公益的大学生发起的,以互联网+支教的新支教方式,为山区的孩子们授课,以分享、自主 ...

    吉娜 - 11/24/2016 - 15:15

  10. “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强化队伍建设”之基层辅导员系列报道之一:信息工程学院马强老师

    。在校、市、全国各级比赛中,其敏捷的现场反应、生动的表达方式、谦逊的个人气质给比赛组织单位、现场评委和其他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2015年10月,马强受聘成为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命题组成员,先后为2015年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2016年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上海选手备赛命题。 脚踏实地耕耘学生天地 ... 、对策硬、服务好、指导强的工作格局。重视信息化手段,热心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手机、电话、微信、QQ群、email、易班等途径,每年与学生交流10余万人次 ... (含群发数量),在学生中和校内就业工作系统中形成了良好的反响。马强每年接触用人单位300余家,走访企业20余家次,开拓实习基地10余家,为学生提供岗位数量比超过5:1。先后指导6名学生成功创业,其中2012届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业的公司目前年营收近亿元。不偷懒,不推卸,6年来,2000 ...

    吉娜 - 12/16/2016 - 15:48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