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程,壮美如歌——上海海事大学更名十周年

2004年5月19日,学校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跨越。

十年一剑成霜刃,豪气挥洒舞乾坤。在上海海事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中,十年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在2004—2014这十年间,学校凭借厚重的历史积淀,以更名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谱写了一曲高亢嘹亮的跨越发展之歌。

2004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结论为“优秀”。2004年11月19日,临港新校奠基开工。

2007年,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校院二级实体化办学模式初步形成。临港新校基本建成,2007级新生顺利入驻。

2008年9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 交通运输部 共建上海海事大学的意见》正式签署。2008年10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新校落成庆典,并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迎来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建校100周年。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聚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传承学校百年历史的最好选择。本着“务实、创新、简朴、热烈”的原则,紧紧围绕“弘扬传统、展示成就、凝心聚力、再创辉煌”的校庆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庆祝学校百年华诞。

2010年,学校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有关方面高度评价。我校396名师生经过100多天艰苦训练和精心准备,圆满完成世博会开幕式水上旗船表演;我校2316名世博园区志愿者、475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参与世博服务;校合唱团献歌世博会闭幕式。

2011年7月,以“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航运技术与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获上海市批准立项为标志的“085工程”启动实施,学校内涵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2年,学校第二个“085工程”建设规划及项目(支撑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获批。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4.8万吨“育明”轮教学实习船顺利建成交付使用。

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相继挂牌成立,学校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历程中烙上深深的“海大印记”。

2014年,学校申报的“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被认定为2013年度以高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学校科学研究伴随“2011协同创新平台”开启新篇章。学校成立研究生院,标志着我校研究生教育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以来,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老一辈海院人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攻克难关。学校办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发展模式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发展加快转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临港新校基本建成,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004年,学校明确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新校区建设目标,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临港新校区。投资20多亿元的临港新校于2008年基本建成。学校从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不足20万平方米、硬件设施薄弱的民生路校区,搬迁至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设备比较齐全的临港新校区,办学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奠定了创建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的硬件基础。

二、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004年至今,本专科生人数从14700人增加至18715人,研究生从1800人增加至3010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2000余人,各类留学生535人。本科专业数从34个增加至45个,除水上专业外,本科已基本实现一本招生。

2004年以来,学校通过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进一步凝炼了学校办学特色、明晰了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学校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专业建设。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上海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7个。大学英语四、六级和专业英语四、八级通过率在全国名列前茅。航海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10月,学校接受欧盟海事局对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情况的考察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学校连续2届成为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水运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开展了包括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强科研实践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至今已有7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有效,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校荣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生在相关学科和科技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国家级、全国性和上海市的比赛中获奖人数大幅度增加;在游泳、跳水、武术等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职、船员培训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三、学科布局不断完善,科研实力明显增强

通过对校内学科的系统梳理,进一步凝练了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工程(水路运输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海洋工程与材料、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政策与法律等5个学科群。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部市级重点学科12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3个。新增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7个。

学位点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9个。

学校联合2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担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等重大项目,提出的相关建议得到国家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在学校共同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方向的工作室,提交的研究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学校重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研究工作,一批研究咨询成果被政府采纳,学校正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府和行业智库之一。

过去十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011项,科技总经费17.57亿元,年递增率超过25%;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59项;累计发表论文9338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3002篇次;出版学术专著746部;申请专利2421项(其中发明专利630项),授权专利1898项(其中发明专利150项)。科研逐步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反哺教学的能力有所提升。

四、管理改革继续深化,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自2007年校院二级实体化管理体制运行以来,学院已初步成为人、财、物三方面的管理中心;各学院主动开展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及管理等方面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学校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全校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通过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学校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结构渐趋合理,现有专任教师980名,其中教授148名、副教授33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1.6%,最后学历从外校获得的为76.14%,专任教师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逐步集聚。

五、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办学逐步推进

学校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层人员来访频度增加,层次显著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主办、承办和协办一系列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著名航运组织的关系不断巩固,促成多家国际机构落户上海。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领域,与更多的境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换项目,与海外的校际合作培养项目达到33个,涵盖学校本科专业的60%。更多的教师出国(境)交流或进修,师资队伍的国际交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实现了上海市高校境外办学项目零的突破,凸显了中国高等海事教育在海外的影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学位留学生从无到有,逐步扩大。国际教育学院开始实体化运作。2012年6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六、教育保障扎实有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临港校区实验室建设共投入资金28450万元,学校现有实验实训中心16个,仪器设备总值达46900万元,实验、实训、实践条件不断改善,为保障教学秩序、加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航海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2个。投资2.73亿元的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基于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监察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工作成效明显。图书馆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后勤服务中心转变内部管理机制,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校友工作不断开拓,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开局良好。

七、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建校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等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时代主旋律。精神文明建设在巩固中深化,学校连续6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主导创新、引领文化”是时代赋予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学校始终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文化建设工作提上一种全新的高度。十年来,学校不断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营造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大力开展航运、物流、海洋等特色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征、形式多样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物流节”“航运节”等特色活动,唱响主旋律,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如今,漫步在校园,无论是那雄浑激昂的校歌、象征海大人奋进求索的“滕飞”雕塑、首座位于高校校园内的灯塔,还是矗立于校园的吴淞商船精神纪念碑、首任校长唐文治铜像、图书馆前的圣人孔子像,以及正在筹建的校史馆,一种深沉与厚重、昂扬与奋进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突出校园文化,充分展现师生员工的风采,聚焦一线教学和科研,集中体现学校内涵,弘扬学校人文关怀、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主旋律,获得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由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海大人文”系列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学生管乐团、合唱团等文艺团队建设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活跃和繁荣了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海大特色的文化品牌。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和谐校园基础厚实

十年来,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建立了学院党委,调整充实了基层党组织,全校现有10个二级党委、7个党总支和7个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数达到了226个。积极慎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本科生党员比例达15%,研究生党员比例达50.5%,教师党员比例达58.2%。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规范了党委和行政工作议事规则和程序。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务公开。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拓宽干部培养途径,加大机关与学院干部交流力度,干部选拔任用更加民主、公开,程序更加规范,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了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党委重视离退休工作和统战工作。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参事议事的渠道规范、通畅,教代会的地位与作用明显增强,校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信访、上访趋于减少,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局面逐步形成。教职工的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教职工平均收入逐年增加。完成临港新校区平价配套商品房的配售工作,积极争取到临港“宜浩佳园”配套商品房和“双限房”,进一步解决了教职工的安居问题。实行了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及多种保险方案,教职工文体活动常年不断,日益丰富。

十年来,学校深化改革的观念愈加明晰。学校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教学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大学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今天的上海海事大学,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文字: 
海大印象工作室
图片: 
李飞
编辑: 
朱玉飞、苏娅
策划: 
朱玉飞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