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 追求卓越 开创未来

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  追求卓越  开创未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  金永兴

(2015年9月16日)

尊敬的抗战老战士,老师们、同学们:

最近,我校通过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又相聚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旨在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启迪当代、昭示未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和死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包括我校部分离退休职工在内的老战士、老同志和爱国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今年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声势浩大、雄伟壮阔的阅兵式,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保卫国家、保卫主权的坚强决心和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郑重宣示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意志,充分阐释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具有强大的思想震撼力和时代感召力。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大决战。70年前,伟大的中国人民以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经过14年的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建立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所在的城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抗战中,上海人民万众一心、不畏强暴、浴血奋战,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证明,上海人民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人民,上海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革命传统的光荣城市。

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激起了我们对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回忆和无限思念。大家知道,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三个多月后,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当时,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校舍、工厂被日军炸毁大半,书籍和仪器也遭到掠夺,学校被迫转移到旧法租界内的临时租屋上课。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淞沪军民奋起抗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地处火线,校舍、图书、仪器设备均被日寇所毁,被迫停办。1939年,在重庆重建了商船学校。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师生们不愿做亡国奴,积极投身革命,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例如:

1937年,由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生参与的上海市集训学生军模范大队参加了嘉定前线战斗,后又奉命坚守南市3天,圆满完成了使难民撤退的任务。

国难当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雷天眷、傅啸宇、梁添成等学生先后转入航空学校,冲向蓝天,打击日寇。傅啸宇烈士在上海击伤日舰、击落日机,雷天眷烈士从宁波起飞远征日本本土,梁添成烈士在重庆上空击落日机7架。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师生还积极参与抵制日货运动,参加罢工运动,参与了大规模的沉船堵塞航道的行动,他们还冒着炮火为抗战部队抢运物资,等等。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上海海事大学的可歌可敬的前辈们不畏强敌、英勇善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我们不会忘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场上,先后有3万余名中国海员与盟军一起战斗,分别服务于英国、美国、挪威等多国的商船,他们中有5%的人牺牲在了战场上,另有5%的人也在战争期间失去了生命。英国政府在2006年1月23日于利物浦建立的“中国海员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献出生命的人们——请接受我们的感谢。正是海员的卓越贡献,我们才赢得了战争!”包括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师生在内的中国海员的英雄品格,永远载入史册,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我们会永远铭记,包括广大海员在内的无数先辈们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为抗日奔走出力,他们有的直接参战,有的后方支援;有的号召抗日,有的宣传抗日;有的为国捐躯,有的幸存下来。他们竭尽所能,努力奉献,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向世界展示了神圣伟大的抗战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克难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神圣使命。在前进的道路上,上海海事大学的广大师生有理由做到:

第一,始终牢记伟大的抗战精神,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一个民族真正的伟大,是精神的伟大。中国人民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其决定性因素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世代传承下来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基因,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追求。我们现在拥有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是先辈们给予后人的无私、巨大的馈赠。因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继续完成先辈们的光荣梦想,脚踏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第二,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目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的新要求,是国家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决策。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作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高校应成为科创中心的知识源头、工程和科学研究重镇、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及培养的场所、创新驱动发展的智力资源宝库。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老师们、同学们,“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铭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铭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让我们用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鼓舞自己,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动员全校师生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建设海运强国、海洋强国的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聪明才智,谱写绚丽篇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现场
向抗战老战士致敬
向抗战老战士献花
合唱
合唱
“抗战中的吴淞商船学校及校友”展览
“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上海-圣彼得堡主题图片展”
2015“海大人文”讲坛系列之“两支浦东抗日游击队的故事”
文字: 
宣传部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图片: 
主页图:张旭;内页图:宣传部、图书馆
编辑: 
海大印象工作室
策划: 
朱玉飞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