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绘画作品展暨“中国航运史画”年度汇报展观摩交流研讨会
9月24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绘画作品展暨“中国航运史画”年度汇报展观摩交流研讨会在上海海事大学艺术馆举行。校长初北平应邀出席并致辞。
初北平肯定了展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系和根脉所在,绘画是文化表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希望艺术学院师生继续深植于学校深厚的航运沃土,通过艺术创作与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让千年航运史从典籍中“活”起来,让航海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扎根,为航运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悲鸿艺术学院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让海大师生深刻感受到航运文化与艺术交融的时代价值,学院将紧密围绕学校“航运、物流、海洋”的特色和优势,坚持“把论文写在水面上,将设计做在甲板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本次年度展由徐悲鸿艺术学院教师蒋亚文策展,绘画系系主任王岩松教授介绍了展览情况。
本次展览旨在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回溯中国辉煌的航运历史,以绘画艺术致敬我国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今年正值郑和首次下西洋620周年,展览以此为契机,展出了绘画系师生围绕“郑和与航海”“船舶与技术”“港口与贸易”“人物与文化”等主题创作的三十余幅精品力作。作品不仅展现了教师们精湛的艺术技法,更体现了他们以“图像证史”的学术自觉,通过艺术创作将文本中的历史转化为可视、可感、可思的图像史。
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图书馆、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和部分师生代表共同参加。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题为“从文本到图像——中国航海史的视觉转化”的研讨会。参展教师就历史题材绘画的创作方法、视觉叙事与历史真实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3日,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