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儒书记出席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并看望在闽校友
9月19日,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举行。该共同体由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共同牵头组建。来自国内外的船东、行业协会、产业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200余家成员单位代表以及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师生代表1500余人共同参加成立大会。
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华、福建海事局副局长王华明、石狮市委常委李怀忠分别致辞,从不同层面表达对共同体建设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他们表示,各方将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实训平台与标准建设,助力产业升级与航运标准“走出去”,并为共同体提供坚实保障,共同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在致辞中对共同体成立表示祝贺,向支持和参与单位致谢。他指出,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绿色革命”与 “智能跃迁”的双重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既是顺应时代趋势的必然之举,也是各方共同承担行业责任的重要体现。当前,上海海事大学正坚持以“为科服务、为产育人”为理念,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与各成员单位携手构建“四链融合”生态圈、打造“双师型”人才高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破解航运业绿色智能转型难题、服务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涛表示,山东海运以“企业领航”为己任,将聚焦行业关键瓶颈推进技术攻关,建立成果共享与推广机制,并将企业在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运营、智能航运管理等领域的实战经验与资源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为绿色智能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创新支撑。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校长庄伟廉表示,学校将聚焦机制建设、核心服务与内外协同,把共同体建设成绿色智能航运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桥头堡。
大会审议通过了《共同体章程》。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200余家单位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会上,还举行了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同日举办的“绿色智能背景下高素质航运人才精准培养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上,商船学院胡勤友教授、王忠诚教授分别以《AI赋能的船舶安全管理与运营》《驶向未来:绿色甲醇混合动力船舶技术研究》为题作主题报告,与参会的国内外知名机构和院校的专家一起,为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其间,宋宝儒一行实地参访了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世界特种船模展示厅、科大讯飞同声传译智慧教室等涉海特色实践教学场所。
在闽期间,宋宝儒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福建天龙轮船有限公司在建码头工程项目,厦门志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部。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镇长林三强,上海海事大学第一期高端港航人才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学员、福建天龙轮船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啸,1981级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校友、厦门志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霖等接待了宋宝儒一行,并围绕行业发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议题进行交流。
9月20日,上海海事大学厦门校友会2025年年会举行。来自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的在闽新老校友,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会、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校友会的特邀代表,以及上海海事大学校友足球队成员等100余人参会。
宋宝儒在致辞中肯定了厦门校友会多年来作为校友与母校间桥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促进校友成长、服务地方经济和支持学校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期在招生、就业方面的进展以及发展愿景,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发展,并欢迎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
上海海事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名誉会长、南京校友会会长丁文锦,厦门校友会会长柯东,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学生处、图书馆(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商船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一同参加上述有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