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个日夜,上海海事大学涂兴华船长护航亚丁湾归来

3月19日,历时7个多月、航行11万余海里,中国海军第18批护航编队胜利返航,靠泊湛江某军港码头。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高级船长涂兴华老师,以交通运输部驻护航编队联络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护航任务。凯旋归来的涂兴华船长向笔者讲述了那231天难忘的海上历程,及驱离疑似海盗、解救商船船员、遭遇海上十级大风等护航历险故事。

战舰上的“护航船长”,生活中的“服役士兵”

去年8月1日,由中国海军长白山舰、运城舰、巢湖舰组成的第18批护航编队启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圆满完成48批13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先后为8艘次船舶实施特殊护航,首次为我国执行探月工程测量任务的“远望3号”提供护卫,保持了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两个百分之百安全的纪录。

受交通运输部委派,商船学院涂兴华老师作为“护航船长”,在指挥舰长白山舰上担任驻军联络员,主要负责与被护中外商船进行沟通与联络,组织指挥过往商船的会合与组队,保证军舰与商船之间的联系通畅,在交通运输部与海军、军舰与商船之间构筑起高效的信息渠道等。

已有14年远洋船长资历的涂兴华老师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据介绍,驻军联络员通常要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专业英语过硬,具有较强的协调交际能力,并且必须持有海船甲类一等船长适任证书。涂兴华老师1989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远洋运输工作,一干就是18年,从实习生、水手到驾驶员,再当上船长,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

此次护航期间,涂兴华老师充分利用多年远洋船长的工作经验,主动与申请参加护航的船舶及其利益相关人联系,耐心解释编队的护航安排,为参与护航各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积极参加护航组织筹划,根据船舶特点,协助制定护航方案;克服海上通信资源有限、联系不便等实际困难,多途径详细收集并反复核对船舶信息;协助进行商船组队,全程关注商船航行情况;及时将海盗活动信息通报各被护商船,并主动联系航经附近海区的中国商船,提醒其加强警戒,多次收到被护船舶、公司的感谢信。

作为编队中唯一一名非军人身份的护航人员,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涂船长”,但涂老师却时时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涂船长说:“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此次护航其实是让我服了8个月兵役,从海军官兵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品质,中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在舰上的日常生活中,涂船长积极融入编队,参与舰上开展的各项演练活动,严格自律,获得舰员们一致赞扬。

危急时刻,成功驱离疑似海盗小艇

涂船长介绍,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依然频繁,海盗袭扰被护商船时有发生,这就要求他们在护航期间,无论白天黑夜都要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及时处置突发情况,确保被护船舶和自身的安全。

“在整个亚丁湾航渡过程中,海面上不时遇到成群结队的‘打渔’小船。我们都明白,在深海的波峰浪谷之间,这些小渔船上的人,拿起网即是渔民,拿起枪即是海盗。显然,他们采取的是群狼猎食战术,伪装、等待、跟踪、围攻,是他们在海上猎取‘猎物’的制胜法宝。”涂船长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出现时,护航舰队都予以驱赶隔离,以保证受护航商船航行不受干扰。

在随舰队护航的过程中,涂兴华船长曾亲历不少危急时刻。据他回忆,2014年10月18日,编队为两艘中国辽宁籍小吨位渔船护航,以长白山舰伴随护航、特战队员随船护卫的方式,由亚丁湾东部A点经B点护送至红海海域。“原计划是18日上午与渔船会合,但由于天气恶劣风浪大,时间延误到21时。”据涂兴华船长描述,当时夜色漆黑、涌浪起伏,在探照灯的指引下,战舰终于驶向渔船。队员们连夜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和防护措施,商定防护方案,设置警戒哨,24小时轮流瞭望警戒,涂船长还不定时地询问渔船的状况。4天后,编队终于将渔船安全护送至曼德海峡东口,却遭遇阵风七级、浪高5~6米的恶劣海况。舰载小艇施放困难,只能改用直升机组织人员撤离。当直升机盘旋到渔船上空时,巨大气流吹得渔船剧烈摇晃,涂船长及时和编队首长沟通,通知渔船保持航向航速,特战队员凭借熟练的索降攀爬本领,在大风浪中紧紧抓住吊放的绳索,安全稳妥地回到直升机上。

谈到与海盗斗智斗勇、成功驱离疑似海盗小艇的护航故事,涂兴华船长还讲述了一件亚丁湾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正在执行第768批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发现并成功驱离6艘疑似海盗小艇的经历。当天14时35分,执行东进护送3艘商船任务的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发现在编队右侧方6海里处有6艘可疑小艇,其中有3艘加速向被护商船接近,企图横穿护航编队。“经信息综合比对和查证,初步判定为海盗船只。情况危急,指挥员随即下达全舰进入一级反海盗部署,并加速前出占领有利位置,迅速接近可疑小艇,发射信号弹警告,用声波拒止系统喊话,阻止疑似海盗船只的侵袭。”涂船长说,他当时边驾驶战舰,边与商船时刻保持联系,以防止编队出现商船落单等意外。最终在中国舰队的驱逐下,一可疑小艇迅速逃离,另一可疑小艇停车漂泊,还有一可疑小艇举起白旗。护航编队成功驱离疑似海盗小艇,继续保持严整的队形向前行驶。

航行遭遇十级大风  以丰富经验安全通过浪区

涂船长说,231天的亚丁湾护航就如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护航历险记”,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编队进入大西洋航行时,还遭遇到十级大风,军舰在狂涛的蹂躏下剧烈颠簸,长白山舰摇晃达二十多度,编队指挥会商当前局面,在编队首长征询意见时,涂船长根据气象资料和以前的航行经验,提出避过第一个冰岛低压的风头、抢在下一个低压之前穿过比斯开湾的合理建议,并选好避风锚地备变,最后,整个编队安全顺利通过大风浪区,准时抵达英国朴茨茅第港访问。

除了护航历程中的惊险片断,航行过程中他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其他问题。“有时当舰队附近海域的船舶遭遇危险求助时,中国海军也会责无旁贷地伸出援手。”涂兴华说,他们在护航途中就救了3名受伤的船员,并在航渡期间成功为一名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这名患者是第18批护航编队运城舰舰员,当时出现腹痛、高烧等症状,经运城舰军医初步诊断是急性阑尾炎。情况紧急,患者于当天乘直升机转移到医疗条件较好的长白山舰进行治疗,并及时接受了阑尾切割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海军第18批护航编队指挥所致信海大表示感谢

近日,中国海军第18批护航指挥员张传书少将和编队政治委员周名贵少将代表海军南海舰队,专门致信上海海事大学,对学校派出涂兴华船长全力配合做好护航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7个多月来与海军官兵并肩作战,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为编队圆满完成护航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涂兴华船长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感谢信中,护航编队指挥所首长表示,涂兴华船长在护航期间,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了第18批护航编队指挥所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圆满完成第18批护航、出访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更好地开展护航工作,认真分析研究与商船联络、组队、解护的特点,结合编队实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编队首长的充分肯定。出访期间,涂兴华船长还充分发挥航海和英语特长,主动协助翻译值班,承担了长白山舰靠离国外港口时与港口当局的联络和引水员驾引、靠离码头时的英语翻译工作,搜集港口和航道信息,为编队顺利通过新马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易比河和靠离外国港口提供了很大帮助。

有着多年商船航海经验的涂兴华老师,在担任驻军联络员期间,还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知识,为海军官兵们讲授了航海英语、船舶资源管理、国际海事公约等相关专题讲座,受到全舰官兵的一致好评。涂兴华船长在执行护航期间的表现,充分展现了海大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体现了海事院校教师的昂扬精神风貌。

谈及此次护航亚丁湾的最大收获,涂兴华船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他第一次与海军合作完成重大军事任务,军舰的航行和操作习惯与商船存在很大差异,碰到了许多以往在商船上从未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航海经验。“所有的航海经历最终都会成为课堂上的内容——作为商船学院的一名教师,把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专业知识展现在课堂上,让自己的学生真正感受到海洋类专业的无穷魅力,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文字: 
吉娜
图片: 
商船学院
编辑: 
海大印象工作室
策划: 
朱玉飞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