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新丝路”——共庆“7•11中国航海日”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超过三分之二,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次发动全球局部战争到今天的反恐战略实施,航运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5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作为航海特色高校,上海海事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文化传承。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而后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2008年学校主体搬迁至临港新城,上海海事大学迄今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也是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百年发展历史的缩影。

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进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目前,学校航海类学科专业体系完整。学校始终遵循航海人才的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级国际航海人才的培养理念,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国内外运输和航海科技事业培养了数万名人才。为国家航运强国建设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有效的知识服务。

文字: 
海大印象工作室
图片: 
李飞
编辑: 
朱玉飞、苏娅
策划: 
朱玉飞、李飞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