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首例科技成果作价入股项目企业创佳绩——上海海事大学无人机“嗅探”技术助力海事执法显神通

近日,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在上海临港召开。上海海事大学黑科技“浦东海事局成功查获国内首起在航船舶燃油硫超标案件”,获评本届“长三角十大智能航运事件”之一。峰会上来自国内外知名港航企业、科研院所、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的300余名代表,围绕智能航运的发展政策、技术规范、未来趋势及发展思路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这项黑科技是由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的科技公司—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历时3年研发的机载“嗅探”船舶尾气监测系统,该公司也是上海高校第一个无形资产出资入股成功转化注册公司的成功案例

2019年1月1日起,国家要求进入排放控制区(码头)的海船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0.5%的船用燃油。如何对在航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进行有效监测,是当前全球范围内船舶排放控制区监管面临的共同难题。安馨科技及上海海事大学教师组成的项目组通过深入、充分的调研,论证了“嗅探法”进行船舶尾气监测进而推算燃油硫含量的可行性,制定并实施了使用无人机搭载“嗅探”传感器监测船舶尾气的技术方案。随后,项目组成功研发了无人机船舶尾气监测系统,关键设备船舶尾气检测吊舱长20厘米,宽12厘米,厚度9厘米,重量仅为900克,体积及重量对比国内外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检测灵敏度及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获得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认证。同时,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学术论文及国家和地区类竞赛奖项等10多项知识产权。该系统的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浦东海事局使用机载“嗅探”船舶尾气监测系统分别在2019年7月15日(全国首起)8月14日8月20日9月27日在长江入海口接连查获四起在航船舶燃油硫含量超标案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为此发出专报,《中国交通报中央电视台都对进行了报道,引起航运界广泛关注。

2016年6月,上海海事大学科研成果通过作价投资转化奖励科研团队的方式,成功注册科技公司 “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和《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出台后,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试点项目正式落地,也是市属高校第一个无形资产出资入股成功转化注册公司的成功案例。经过三年的发展及市场检验,安馨科技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软件企业等资质,逐步适应了激烈市场竞争,在高校形成了显著灯塔效应,激励了更多一线科研师,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践行“科研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研初衷。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4年以来,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以作价投资形成的科技项目公司硕果累累,成果转化投资7个科技项目公司,投资金额累计近5000万元,累计产生就业人数100余人,带动社会经济效益近2亿元。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项目有:“光纤传感监测应用”“船舶气象导航与智能航行技术”“基于激光雷达的车型自动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基于知识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监测与大数据分析” “港口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超级电容电压均衡电路及其均衡电容参数识别方法”“冷藏集装箱全球监控系统”等。学校授权上海海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学校所属的全资国有公司)全权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开展知识产权处置工作,含许可、转让、技术持股等方式,将充分发挥高校技术对接市场的衔接作用,帮助老师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协同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市场,进一步推动高校老师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

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现场
“长三角十大智能航运事件”颁奖
获奖奖牌
机载“嗅探”船舶尾气监测系统
中国交通报报道
CCTV报道
文字: 
莫剑英
图片: 
周林倩 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宣传部 (新闻中心)海大科技转移中心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