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明的“族迹”—— 我校与上海中学东校联合暑期实践团队走进黔东南

7月2日至11日,我校14名大学生和上海中学东校8名高中生组成的“族迹”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围绕“苗绣”和“刻道”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深入调研。

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凯里市的苗妹刺绣博物馆和仰阿欧苗绣创意园是实践队的第一站。队员们了解到许多苗族的历史传说和苗家人的图腾信仰,以及苗绣图案所代表的深刻的民族文化底蕴。同学们还深入绣厂车间,向生产线上的绣娘们学习绣法、针法并了解她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黔东南欧东花苗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和工艺品,是黔东南州民族服饰工艺品收藏最多之一。博物馆馆长欧东花女士向同学们讲述了她艰辛的收藏历程,以及苗绣技艺的文化内涵和特殊技法。当讲到2014年赴法国巴黎举行“中国苗绣公益展”的盛况时,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

实践队还参观了凯里市民族博物馆、雷山县博物馆,并采访了把苗绣和现代经济结合创业的代表、贵州省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秀菊女士。

刻道是在一根木棒上记录了苗族婚仪中的礼数,也是苗族最古老的刻木记事的文字符号,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6日上午,队员们前往施秉县,拜访了当地知名的刻道歌师吴治光老人,吴老向大家讲述了他个人刻道学习的过程,对酒当歌的热情,讲解了刻道歌唱的形式,神秘刻道符文的含义,还即兴给大家演唱了一段刻道的开亲歌。

随后,队员们又来到施秉县苗学会会长潘家相老人的家里。潘老出于对苗族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历经几十年的收集,建成了一件私人刻道博物馆。已经76岁的潘老连续向队员们做了近3个小时的讲解,让大家非常感动。从潘老那里,同学们系统了解到刻道的历史起源,歌棒取材的讲究,枫木的灵性,以及相关传说。老人还表达了他对刻道传承的担忧,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受潮流文化的影响,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热情去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刻道歌师也在日趋老龄化。

接下来,在施秉县电视台记者的引领下,队员们来到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苗寨的歌师吴通贤家中。吴老是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刻道》的代表性传承人。实践队现场收集录制吴通贤对《刻道》项目及苗族大歌、古歌等非遗项目的讲解和演唱,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第一视角传播了歌棒从枫木选材、采集祭祀仪式、取棒长度、山泉洗棒到雕刻制作等详细过程。

本次实践活动也是我校与上海中学东校首次联合开展暑期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我校大学生和上海中学东校的学生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不怕苦不怕累,展示了当代青年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在苗族服饰博物馆采访欧东花馆长
在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苗绣车间
在苗妹博物馆体验刺绣
赴施秉县民宗局了解情况
刻道歌曲传承人吴治光讲解刻道文化
施秉县苗学会会长潘家相向队员们讲解《苗族理词读本》
潘家相老人的刻道博物馆收藏的刻道棒
队员们行走在施秉县的田间
吴通贤老人正在进行刻道棒制作取木仪式
在杨柳塘镇中心小学了解刻道课程
合影留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电视台对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
文字: 
赵波
图片: 
“族迹”社会实践团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新闻中心 团委 学生处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