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青年骨干,提升行业研究能力——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注重青年骨干研究团队建设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以“航运领域政府战略的重要智库、航运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托”为发展目标,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共同支持的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咨询机构,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研究中心发展过程中,以真虹教授领衔的教授队伍着力培养年轻骨干,在研究中心初创时就共同奋斗,与研究中心一起成长起来的被称之为“五虎将”的青年骨干教师徐凯、周德全、张永锋、金嘉晨和赵楠得到了快速成长。研究中心从初创之时就意识到培养能够服务于航运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青年骨干教师是对研究中心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这一服务航运业的研究咨询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中心组成了由真虹、李钢和张婕姝组成的导师组,重点指导“五虎将”的成长。导师们从手把手地指导如何分析市场,撰写市场报告,到独立承担和组织市场分析报告的编制,从跟随导师学习如何撰写咨询报告到目前都能独立承担政府和企业委托的咨询课题。目前,“五虎将”都成为了一个研究室的主任,带领更年轻的研究人员独立开展研究咨询工作。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中央或上海市的电视屏幕,他们的观点经常被国内外重要媒体刊登和转载,他们在航运业界的影响力正在形成。最近,交通运输部翁孟勇副部长来航运研究中心调研时,勉励“五虎将”好好干,为我国的航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真虹教授与“五虎将”
“五虎将”事迹介绍:
赵楠: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助理,港口研究室主任。几年来一直专注于港口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区域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港口发展政策研究、港口企业经营策略研究以及航运中心和航运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等。于2011年获得我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计划。工作期间曾赴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并参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与世界经贸合作组织(OECD)合作课题《全球港口城市竞争力-中国上海案例》的研究。她带领的港口研究室研究团队长期跟踪国内外港口发展研究,定期编制《全球港口发展报告》,以及编制全年《全球港口综合发展指数》和“全球最具潜力集装箱港口排名”。
几年来,赵楠已参与课题研究3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论文《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发展现状及对策》、《船舶大型化趋势下的港口发展猜想》分别获国先进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参与编写教材1本、专著4本,包括《全球港口城市竞争力——中国上海案例》、《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2)》、《现代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以及《中国航运2030展望》,其中《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2)》获得全国先进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奖著作二等奖。主讲《港口经济政策与管理》、《港口概论》。2014年,赵楠受浙江经济卫视频道《大港口》专题片采访,其发表的观点被国外行业知名媒体劳氏日报、以及国内专业媒体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她已经在业界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金嘉晨: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研究室主任,上海生产力学会青年学者工作部副部长,物流管理与工程博士。几年来,金嘉晨带领着研究室的同志开展了对航运中心建设、航运服务、航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咨询工作;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办公室的委托,负责每年发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年度报告,编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简报等研。她已经为交通运输部和各地港航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30余项,代表项目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负面清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监管机制及模式研究》、《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邮轮运营管理办法》、《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南京港口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形成的专报和内参获得交通运输部何建中副部长、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等领导的批示。金嘉晨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撰写并出版专著5本,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讲《海上货物运输概论》、《国际航运市场学》课程,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生产力学会论文一等奖,上海海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近年来,金嘉晨有关航运中心发展的一些评论和观点被多家媒体引用,她已经在业界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
张永锋: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上海市虹口区青年联合会委员。2013年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3年12月17日,曾随交通运输部官员赴华盛顿参加由中国、美国、欧盟三方参与的全球海运监管峰会。
张永锋主要从事航运港口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交通运输部船舶交易机构布局研究、研究起草《港口拖轮经营管理规定》、上海港航“十二五”发展规划、浦东新区沿海岸线布局与海洋功能拓展提升研究、广州海港经济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三五’规划、交通部救助局管理工作评估、超大型集装箱班轮联盟、负面清单研究、国际海运对外开放政策评估、邮轮无目的地航线准入条件研究等项目研究30余项,其中作为负责人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港口航运相关应用性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并出版《2030年中国航运发展展望》、《海港经济发展模式与实践探索》等书籍。
张永锋所负责的国际航运研究室连续多年跟踪航运市场,组织编制“航运市场分析报告”,内容涵盖《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分析》等,形成各类年度报告20多份、英文报告6份、季度报告与双周报100多份。在工作期间,曾先后六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电视采访,先后接受法新社、劳氏日报、英国海贸传媒、英国每日电讯、新华社、香港大公报、环球时报、新华社新闻参考报、文汇报等媒体多次采访,先后接受欧洲商会、工商银行、广西校友会、锦江航运、S-council、KMI、集装箱多式联运峰会等邀请进行主旨演讲。他已经在业界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周德全: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内航运研究室主任和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主任,他负责开发了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与干散货海运景气指数等指数产品,带领国内航运研究室团队从事沿海干散货海运市场、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跟踪分析,季度、年度发布一系列市场分析报告。周德全是上海海事大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几年来,周德全负责或参与航运中心及自贸区建设,港口及航运企业战略、行业管理政策及法规制定、船舶投资可行性论证等领域相关研究咨询课题共计40余项,参与撰写专著《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三本,参与《港口装卸工艺》等重点教材的编修,先后获得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八届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奖论文奖二等奖与著作奖一等奖等。他先后多次就航运市场走势与淡水河谷大船等热点问题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负责研究编制的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受到lloyds'list、Fairplay与Breakbulk等国际顶级航运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并多次被第一财经等电视媒体引用,他已经在业界已经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
徐凯:
航运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和港航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徐凯聚焦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仿真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在港航领域的应用,负责中国航运数据库、中国海运信息网、港航大数据实验室的研发,曾参与海事传感实验室、舟山港务局指挥中心船舶监控项目、云南省海事局内河船员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问卷调查系统等十余套信息系统开发,主讲《物联网导论》课程。其负责的中国航运数据库已有400多种指标多达210万条数据,并被中国航海学会评为2014年科学技术三等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众多成果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软科学研究,参与“航运平台建设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南京港口物流十二五规划”等战略咨询课题研究,参与撰写《2030年中国航运发展展望》报告。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出版了专著《大数据时代的航运信息平台》,申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徐凯在航运电子商务和航运大数据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业内知名度,并担任交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理事。于2011年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有关航运电商发展的观点已引起业界关注,提升了他在该领域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