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结果
《中国青年报》上海记者站站长周凯来我校开办讲座
发布:2013-03-13 3月12日下午,中国青年报社上海记者站站长周凯在上海海事大学学生服务中心,为我校团学青年开办了主题为《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传播力量的结合》的讲座。我校各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组织代表等七十余人出席。 周凯是中青报上海站站长,同时也是上海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深受上海高校青年的欢迎。他在讲座中就新媒体的定义、微博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以及团工作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等方面作了介绍,并结合现在微博红人姚晨、李开复等作了案例分析,同时也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作了比较。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与感悟,对大学 ...
苏娅 - 03/13/2013 - 11:19
徐悲鸿艺术学院学生在第六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2013-03-14 在日前落幕的2012年“阳光杯”海南国际数字创意与工业设计大赛暨第六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学生的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佳绩。 工业设计杨飞霞、赵欢两位同学双双荣获工业设计工艺产品组铜奖,工业设计萧昌轶同学、周吉同学及艺术设计侯萌萌同学荣获优秀奖,艺术设计孙彤、周丹飞同学获佳作奖。 此次大赛由海南省政府主办,共收到来自华东、华南、东北、西北四大赛区300余所艺术院校师生的近4000余件动画、平面、视频及工业设计作品。经过校级初赛、省级预赛和全国复赛, ...
苏娅 - 03/14/2013 - 10:43
我校春运志愿者受到上海铁路局“2013春运志愿者工作表彰大会”表彰
发布:2013-03-14 日前,上海铁路局“2013春运志愿者工作表彰大会”在上海火车站会议室举行。上海铁路局领导及参与春运志愿工作8所高校的志愿者代表参加本次表彰总结大会。上海海事大学青年志愿者管理中心徐芝瑾、杨思婧、施皓冉三名优秀春运志愿者作为我校代表出席。 会上向优秀志愿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向先进学校颁发锦旗。 徐芝瑾同学代表海事大学2013年度春运志愿者发言,通过一张张生动的PPT讲述和总结了春运工作的点点滴滴。 铁路上海站的领导高度评价和认可了我校的春运志愿者工作。志愿者们表示,“真心希望整个 ...
苏娅 - 03/14/2013 - 10:46
我校申报的“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
发布:2013-03-14 日前,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提出的“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实施方案得到了上海市海洋局同意组建的批复,上海海洋局为“工程中心”授牌。 根据国家科技兴海规划纲要的部署,深海装备材料研发在我国科学开发深海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战略性、基础性、迫切性的地位。“工程中心”的建立,可以利用高校研发力量技术优势及各合作单位的互补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在深海装备所需 ...
苏娅 - 03/14/2013 - 11:10
“立德树人 筑梦引航”基层辅导员专题报道之二: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小太阳”——文理学院杨志伟
发布:2013-03-14 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小太阳” ——记校示范岗辅导员文理学院杨志伟老师 她来了 乐天的性格、宽广的心胸、积极向上的态度,还有那招牌式的微笑……大概是内蒙古的辽阔草原赋予了她这份豁达。在学生心中,她是师者,总是给予他们适时的引导;她是长者,用心呵护每个人的成长;她是友伴,平等地与每一个学生对话。她是永远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小太阳”——杨志伟,文理学院09级辅导员,校示范岗辅导员,一场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让她再次站在公众面前。 在2012年底的这场竞赛中,其中一个环节颇具挑战性,评 ...
苏娅 - 03/14/2013 - 16:45
我校集装箱供应链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被列为201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
发布:2013-03-18 3月15日,上海市召开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副市长姜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海事大学集装箱供应链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被列为 201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 市发改委认为,该项目能够促进上海海事大学发展,加强学校集装箱供应链技术的研究,完善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功能,为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条件。 该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投资匡算为460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幢实验楼,设置集装箱供应链一体化等12个实验室。基建服务中心将对该项目有序推进,认真做好保障支撑 ...
苏娅 - 03/18/2013 - 15:54
我校《水运管理》《集装箱化》获“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发布:2013-03-19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出的“关于表彰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优秀工作者的通报”,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管理》和《集装箱化》被评为“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二刊连续两届获得此奖。 本次共评选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445种,其中上海150种。我校现有科技期刊4种,有2种期刊获奖。 此次还评选出331名华东地区期刊优秀工作者,其中上海57名,我校杂志总社袁林新和于杰榜上有名。 另外,上海市期刊协会开展的第四届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评选活动共评选出“第四届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58名,“上海市期刊 ...
苏娅 - 03/19/2013 - 14:59
“立德树人 筑梦引航”基层辅导员专题报道之三:“穿忙”于网络与现实之间的“SMU阿浙”——经济管理学院陈振浙
发布:2013-03-21 “穿忙”于网络与现实之间的“SMU阿浙” ——记校示范岗辅导员、经济管理学院陈振浙老师 在易班网上,他的昵称是“SMU阿浙”,他的学生粉丝们亲切地叫他“阿浙”“浙哥”“振哥”“大陈”“浙浙兄”;在现实中,他是学生眼中文质彬彬、帅气儒雅的辅导员,人生中的好导师,生活中的好大哥。他每天“穿忙”于网络与现实之间,不知疲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就是校示范岗辅导员、经济管理学院经济10级辅导员陈振浙老师。 土生土长的“海大人” 陈振浙老师与海事大学的结缘要从2002年说起,一纸录取通 ...
苏娅 - 03/21/2013 - 15:32
我校举办“海大人文”讲坛系列之“海洋考古”讲座
发布:2013-03-21 3月20日,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系高蒙河教授作客“海大人文”讲坛,为同学们讲述海洋考古的趣事。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现场一座难求。 高蒙河教授从“泰坦尼克到去年已沉没了一百年”入题,用一个个详实的案例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水下考古工作中那些平常又不寻常的故事,并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考古学知识。他用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墓葬发掘的全过程,并讲述了上海的沉积历史和上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松江佘山广富林考古大会战。他鼓励在场的同学多看考古学家撰写的上海发展史书籍。 ...
苏娅 - 03/21/2013 - 16:10
科技创新在海大:“复合海缆在线监测系统”攻克海缆安全监测难题
发布:2013-03-22 给海底海缆装上一双“监控的眼睛” ——我校“复合海缆在线监测系统”攻克海缆安全监测难题 为实时掌握海底复合海缆运行状况,保障海上采油平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博文教授科研团队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合作、历时两年多研发的“复合海缆在线监测系统” 日前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在无需改造现有海缆结构、不影响海缆正常工作方式前提下,利用海缆中冗余的光纤进行温度、应变传感,连续实时地对海缆异常温度升高及锚挂等外部危害进行安全预警,就像给复合海 ...
苏娅 - 03/22/2013 -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