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2025级7000余名新生报到入学 踏浪启航开启人生新程

9月12日至14日,上海海事大学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有序开展,4317名本科生与2749名研究生怀揣梦想踏入校园,正式开启一段崭新的求学旅程。

9月13日,本科新生报到首日,校党委书记宋宝儒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学生服务中心、各学院迎新接待点及学生宿舍,检查指导迎新工作,亲切慰问报到的新生、家长及迎新工作人员。在学生宿舍,宋宝儒详细了解新生报到和入住情况,并看望慰问家庭困难学生,鼓励他们快速融入海大集体,珍惜在校时光深耕学业,以青春之力在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为迎接2025级新生的到来,学校积极营造安全、井然有序的报到环境。三号门两侧悬挂起“热烈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2025级新同学”和“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醒目横幅;道路两旁的道旗上也展示着“大鹏展翼凌云时”“海韵迎新踏浪至”等迎新主题标语。各学院报到点均精心布置了欢迎展板,风格多样的创意喷绘成为新生纷纷驻足合影的打卡背景。各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等也全程驻守报到现场,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新生的到来。

学校各部门及各学院积极动员,统筹组建多支志愿者队伍,保障新生报到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30名由退伍大学生与军魂团社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主动前往16号线临港大道地铁站,通过举牌指引、答疑解惑、搬运行李等服务,帮助新生快速适应陌生环境。校园内,炎热的温度挡不住志愿者们服务的热情,100名志愿者负责秩序维护与道路引导,80名志愿者在报到点、车辆停靠点协助行李装卸,各学院自主招募的志愿者也在报到区域与短驳车下车点随时待命。同时,学校安排多辆短驳车往返地铁站与校园,将新生及家长精准送达各学院报到点,以高效服务打通迎新“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报到效率,学校持续优化入学流程,新生仅凭录取通知书与身份证即可完成注册,领取资料袋后直接入住宿舍,“一站式”服务让入学环节更便捷。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邮轮管理本科专业当日迎来首批31名新生。谈及专业选择,新生王帅棋表示:“既看重邮轮产业复苏后的发展潜力,也信赖上海海事大学在航运领域的深厚积淀。”新生茅陆昱则坦言:“出于个人兴趣选择本专业,更坚信邮轮产业的广阔前景。”作为今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增设的新专业,该专业副教授程爵浩介绍,学校将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订单培养、实践基地共建、科研合作等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为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专业人才。

校园各处的人性化服务,让迎新更有温度。校内食堂全天开放并化身“临时休息站”,不仅提供免费纯净水,用餐时段还贴心供应冰镇绿豆汤,为新生及家长驱散旅途疲惫与暑热。宿管阿姨康欣表示:“维修组、保洁组全员在岗,无论是宿舍设施问题还是卫生需求,都会第一时间响应,全力保障新生顺利入住。”后勤中心物业服务单位职工也主动加入迎新队伍,协助搬运大件行李,成为校园里一道暖心风景线。

不少新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他们进入校园,走进食堂和宿舍,留下珍贵的合影。为了让家长更深入了解新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学校交通运输学院在学校大礼堂召开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见面会,围绕专业课程、科创竞赛、社会实践、毕业去向、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向新生和家长们详细阐述学生在校实现健康成长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举措。商船学院在邦建报告厅组织开展2025级新生家长会,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开设NYK报告厅分会场,逾700名家长参会,重点解答学院发展、学生管理等家长关切问题。

在保障新生入学方面,学校持续落实暖心助学政策。今年,学校继续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行各类完善的助学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暑期对受到旱灾、暴雨、冰雹等灾害影响的学生进行了摸排,第一批临时帮困经费已发放到位。学校还利用暑期对部分新录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解答家长和学生对学校、专业以及就业的困惑,介绍国家、上海市以及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安心开启大学生活。

宋宝儒书记慰问迎新志愿者
宋宝儒书记深入学生宿舍慰问新生
宋宝儒书记与志愿者合影
迎新志愿者在临港大道地铁站接站
迎新志愿者在临港大道地铁站接站
迎新报到点
迎新报到点
迎新报到点
迎新志愿者帮助新生搬运行李
迎新志愿者帮助新生搬运行李
学校爱心服务车帮助新生搬运行李
新生与家人合影留念
新生与家人合影留念
新生打卡留念
学校迎新氛围
学校迎新道旗
学校迎新氛围
文字: 
焦玉玲 李佳祥
图片: 
姚旭 杨浩堉 王成镔 孙道言 李云龙 谷训昊 张安武 景虎林
编辑: 
姚旭
策划: 
党委宣传部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