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1、基地简介

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依托“物流工程与管理”上海市高峰学科、多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校内机构,开展了深入的校内外协同研究。研究基地初步构建起自贸区、供应链、物流、港航等领域经费数量、项目份量、咨询质量全国领先的智库型平台,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重大需求。

2、发展定位

建成跨境、跨界、跨科学、跨平台、跨团队的研究机构,成为供应链研究的国际化高校智库、协同化合作基地、高端化人才集聚区、创新型机制体制试验区,成为港航、物流等领域经费数量、项目份量、咨询质量全国第一、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智库型平台。

3、发展目标

1)发展方向目标。自贸区供应链研究咨询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成为或接近独特竞争优势方向,相关决策咨询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团队建设目标。形成服务政府和企业亟需的决策咨询团队,培育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提升研究基地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3)平台建设目标。拓展与政府和企业共建的第三方评估、采信、中介等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现有研究基地或平台建设,争取成为国家级基地或平台。

4、研究重点

在自贸区、供应链、物流、港航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相关领域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重大需求。

1)政府相关重大监管和政策问题。拓展自贸区内产业链的成长空间,培育其在供应链上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即政策出台前的理论问题,如国际化、信息化、便利化、重大资源配置等。

2)产业相关重大管理和决策问题。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改善企业在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方式和效率,提升其供应链竞争力,从而提升其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即政策制定的导向问题,如产业链整合、规范、优化等。

5、研究方向

在自贸区供应链战略规划、政策创新、产业联动、监管服务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

1)供应链与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包括各地政府和行业企业对接自贸区政策、大型企业基于供应链的供给侧改革与转型创新发展战略、基于“一带一路”及自贸协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等。

2)对接国际高标准贸易协定。包括TPP、TTIP等高标准投资贸易协定对自贸区供应链的影响、自贸区制度创新及负面清单中的供应链相关研究、自贸区政策评价体系研究、自贸区供应链数据库建设等。

3)供应链四流整合与优化。包括基于“互联网+”的自贸区供应链联通、自贸区贸易便利化与“单一窗口”、自贸区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供应链通道上全球自贸区“互联互通”等。

6、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源自经、管、工、理、法、文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初步形成了跨学科、跨领域和国际化的学术团队。研究基地现有团队成员5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讲师23人,70%以上成员拥有博士学位,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有10人。团队中拥有全国优秀青年教师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4人,还拥有浦江学者、晨光学者、扬帆计划学者等10多人。

7、取得的成绩

近两年来,研究基地开展了52项课题研究,委托单位包括各地政府、大型企业、国内高校、国际机构等。决策咨询涉及战略规划、制度创新、政策评估、企业转型、社会化采信等领域,形成多份专报,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和关注。研究基地持续推动了国际船舶登记、航空中转集拼、自贸区创新制度第三方评估、国铁对接自贸区、国企基于供应链转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等重大制度与政策的落地。通过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重大需求,研究基地逐步成为相关领域支持政府决策、引领行业发展、支撑企业转型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