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远海洋装备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19年11月1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复建立,主要开展深海石油钻采装备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与国产化、极地环境低温钢研发及其检测平台的建立、海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等。
中心属于海洋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技术领域,涉及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船舶工程等多个应用行业。随着资源需求的日益旺盛,深海、远海和极地所蕴藏的资源也成为各国关注和争夺的目标。海洋环境中材料和构件的性能决定着海洋工程装备的服役安全,特别是深海、远海和极地等极端海洋环境中的材料研发与防护技术的研究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工程及其装备制造发展的瓶颈和关键工程问题。中心的成立将改变深远海洋环境下装备材料选择的盲目性和对国外产品的依赖性,上海海事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共建,将加快深远海洋环境下装备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中心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上海市、交通部等百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重点重大项目,累计经费3000余万元。与国内外十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多家产学研基地。校企合作研发的极地船用高耐磨蚀钢在“雪龙”号进行多次随船实验后,现已批量生产近1000吨,成功应用于“雪龙2”号的建造。主持开发的海洋工程大型浮力材料成功应用于“981”钻井平台;主持开发的石油钻采钻具新材料和新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中海油、中石油、外高桥和江南造船等企业。
中心现有研究人员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9人,团队有交通部领军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获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东方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
中心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价值8500余万元的6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制备、加工和分析测试设备。例如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衍射仪、多功能真空烧结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单晶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材料、化学成分检测仪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