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发布日期:2025-10-13 撰稿: 摄影: 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责任编辑:

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经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4月认定的首批以高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之一。平台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13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平台配备有先进的科研设施,下设智慧港口物联网实验室和自动化码头协同管控仿真实验室,拥有光学运动捕捉传感器系统、港口物联网监控与测试系统、港口仿真系统等高价值科研设备12台套,以及其他配套实验仪器近50台套。目前,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119人,是物流工程与管理上海高校高峰学科、"物流工程与技术"二级博士点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依托单位。经过多年发展,平台已形成了智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港航一体化监控、智能物流系统与优化等特色研究方向。

在科研项目方面,平台已成功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等39项纵向课题,同时承担了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太仓武港码头有限公司、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企业委托的40余项横向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2400余万元。平台在学术成果方面表现突出,已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一区Top期刊论文33篇,ESI高被引论文27篇。在知识产权方面,平台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10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56项(已授权19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3项。此外,平台还出版了3部国际专著和2部国内专著,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担任副主编、编委等学术职务。

平台始终秉持"行业急需、国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建设定位,以服务国家和企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智能港口物流理论和技术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打通重大科研任务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通过持续努力,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为智能港口物流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