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全渗透”深远海离岸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发布日期:2025-10-13 撰稿: 摄影: 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责任编辑:

上海市“全渗透”深远海离岸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2021年6月获上海市教委资助建设(培育),开展有关研究工作,并于2022年6月转正。基地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设立基地负责人和学术委员会,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基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承担学科建设、决策咨询、平台建设、技术研发等职能。团队现有成员30余人,其中,担任领域一区及二区期刊副主编的各1人,高被引学者2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人、曙光学者2人,上海市启明星学者2人,浦江、晨光、扬帆等其他省部级人才11人次。基地与国外6个IEEEFellow团队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正与国内包括一位院士团队在内的多个著名院所及高校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向进行密切合作,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块:“全渗透”智能微电网控制系统、新型波浪发电系统和新型海洋热力发电系统。基地拥有研究场地3360m2,专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6500万元。依托电气工程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已建有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智能微网系统稳定研究实验室、拓扑研究实验室、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实验室、物联网功率变换实验室,总面积约1230m2;波浪现场观测平台、波浪运动陆上模拟测试实验室、波浪运动水上模拟测试实验室,总面积约1530m2;深远海多热源驱动的温差发电实验室、基于混合工质的高效ORC发电系统试验平台、OTEC热力性能检测实验室,总面积约600m2。

经过近五年建设,基地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浦江计划项目、曙光计划项目等20余项,经费1800余万元;横向项目30余项,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并在多家企业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示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

上海市“全渗透”深远海离岸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的近期目标是建设探明“一控”和“两源”工作机理,确定稳定的边界条件,为系统高效、可靠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并完成实验室级理论验证;中长期目标是完成“全渗透”深远海离岸微型电力系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能源动力研究高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