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中国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2025学术年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法治赋能航运强国:海事法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聚焦海事法律前沿议题,围绕国家海洋强国与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初北平,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专委会资深荣誉专家尹东年,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专委会资深荣誉专家於世成,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陆立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法务与风险管理本部总经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倬琼,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专委会资深荣誉专家黄顺刚,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审判庭庭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辛海,上海仲裁委副主任孙海华,中国引航协会会长、上海港引航站站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薛一东,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客客服理赔部副总经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庄悦,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胡正良,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亚太地区总经理、专委会委员庄炜,上海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处长、专委会委员杨智慧,以及来自各高校、各航运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实务界代表参会。上海海事大学党办、校办、法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年会开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主持。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在致辞中指出,专委会自组建以来,持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为推动我国海事法律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他对专委会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深化重点领域法律研究;二要推动科技与法律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智能化服务水平;三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规范、高效、开放的协作机制。
宋宝儒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是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共谋良策的重要平台。作为依托单位,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专委会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推动海事法律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不断将专委会建设成为海事法律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的枢纽、高端人才培养的高地、高端智库成果的源泉、行业服务与产业创新的桥梁。
专委会主任委员初北平校长作了《中国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2025年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在学术交流、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目标,确保专委会各项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中国航海》期刊编辑部主任陈诗君宣读了年度获奖论文名单,年会为获奖作者代表举行了颁奖仪式。
在“海事法律创新成果发布与启动仪式”环节,多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商务人士与仲裁专家智能分身”智能体正式发布,展现人工智能赋能国际航运及国际仲裁竞争力的广阔前景;《国际航运合同解释通则》(租约编)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借助大模型打造具有国际认可度的航运通行规则试点工程;“海商法大模型”现场演示,体现大数据与法律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启动仪式邀请到来自中国航海学会、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浦东新区司法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中远海运重工、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
主旨报告环节由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庭庭长辛海主持。初北平校长、胡正良教授、李倬琼总经理、陆立明处长分别围绕“新《海商法》的使命、特色和未来面向”“美国对中国海运业和造船业歧视性措施的影响与对策”“从多式联运‘一单制’到NCD范本——中远海运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海洋污染防治’分编进展”作专题报告,引发热烈讨论。
下午的会议设置“学术交流”与三场“圆桌与谈”环节。学术交流环节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国平主持,江苏海事局法规规范三级调研员郭峰、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曾加、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陈刚、南昌大学教授李天生、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岭、上海海事法院法官助理韩赟斐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海事法律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
第一场圆桌与谈以“协同培养: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为主题,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俊涛主持。南京海事法院海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王蔚,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白佳玉,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余妙宏,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处长黄菊秀,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教授、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张铎,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徐军等六位嘉宾参与研讨。
第二场圆桌与谈聚焦“构建法治化的智能航运数据新生态”,由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徐凯主持。上海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处长杨智慧,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通信导航管理处副处长康小勇,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胡勤友,上海大学党政办副主任、教授陈敬根,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赵庆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国平,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所教授孙武等七位专家展开了深入讨论。
第三场圆桌与谈围绕“共话修订:亲历者眼中的《海商法》变革与思考”,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胡正良主持。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於世成,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立新,北京市海通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文贵,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瑜,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广,北京金诚同达(大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史强等七位资深专家分享了他们参与《海商法》修改的珍贵经历和感人故事。
同期举办的“论剑海大·法典寻真”学术辩论赛,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与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围绕“在建设高水平航运强国的背景下,海商法是否继续定位为民商法的特别法”展开激烈辩论,展现青年学子的思辨风采。
会议闭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专委会秘书长王德岭主持,初北平校长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届年会内容丰富、议题前沿,充分体现专委会在推动海事法律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未来将继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我国海事法治建设迈向新台阶。
中国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海运法规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经中国航海学会批准更为现名。专委会依托上海海事大学,汇聚全国海事法律领域顶尖力量,是我国海事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致辞

宋宝儒书记致辞

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初北平校长作《专委会2025年工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主持开幕式

《中国航海》期刊编辑部主任陈诗君先生宣布本届年会获奖论文名单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先生为年会最佳论文颁奖

上海海事大学宋宝儒为年度论文颁奖

中国引航协会会长、上海港引航站站长薛一东为优秀论文颁奖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业务处副处长姚慧欣为推荐论文颁奖

“商务人士与仲裁专家智能分身”智能体正式发布

《国际航运合同解释通则》编纂课题启动

“海商法大模型”演示

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庭庭长、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辛海主持主旨报告

初北平校长作新《海商法》的使命、特色和未来面向主旨报告

胡正良教授作“美国对中国海运业和造船业歧视性措施的影响与对策思考”主旨报告

李倬琼总经理作“从多式联运一单制到NCD范本——中远海运的探索与实践”主旨报告

陆立明处长作“《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海洋污染防治’分编进展”主旨报告

法学院党委书记、专委会秘书长王德岭串场下午环节

学术交流环节

圆桌交流一

圆桌交流二

圆桌交流三

“论剑海大· 法典寻真”学术辩论赛

会场全景

合影留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