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上海临港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数创未来,绿色领航”为主题,设1个主论坛及3个平行论坛,涵盖绿色低碳转型、航贸数字化、航运服务与金融保险等多个关键领域。上海海事大学深度参与大会各项筹办工作,并与临港新片区经济公司共同承办“平行论坛三”。平行论坛三以“加快发展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建设航运功能集聚区”为主题,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航运企业及学术机构代表220余人参会,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殷明主持该论坛。
大会主论坛由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殷明共同主持。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国际海事组织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工作组主席斯韦农·奥夫特达尔(Sveinung Oftedal),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副主席哈娜恩·贝沙(Hanane Becha),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李威,世界银行海事运输与港口全球负责人扬·霍夫曼(Jan Hoffmann) 等出席活动。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出席平行论坛一并致辞。他指出,全球航运绿色转型大势所趋,亟需在绿色船燃供应体系构建、低碳技术突破、国际规则衔接、专业人才培育等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并重点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在绿色低碳航运前沿研究、参与航运治理谈判、产学研协同赋能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呼吁凝聚全产业链力量,携手推进绿色航运高质量发展。
平行论坛三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中国港口协会代表徐国毅分别致辞。
初北平指出,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发展亟需强化人才支撑与技术服务,并重点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在专业布局优化、跨学科育人、融入航运服务体系、推进“云端海事大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呼吁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携手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世界级航运服务枢纽,赋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全球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标普全球港口分析全球总监特洛克·穆尼(Turloch Mooney)、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朱伯彦(Jan Van der Borght)、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婕姝、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斯里兰卡港口与航运部海事局局长阿桑加·德沙普里亚(Asanga Deshapriya),分别围绕集装箱港口绩效、智慧港群构建、航运业发展趋势、新型船员培育、斯里兰卡海事服务等主题开展探讨。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两大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凝聚行业共识。上海航交所副总裁刘越、全球海事论坛对外合作与社群关系总监克里斯蒂安・雅各布・汉森(Christian Jacob Hansen)、世界银行海事运输与港口全球负责人扬・霍夫曼(Jan Hoffmann)、法国船级社北亚区 QHSE 及运营总监艾睿(Ersin EREN)、世界海事大学海事研究主任兼海事能源管理负责人艾库特・奥尔瑟(Aykut I. Ölçer)等嘉宾,围绕“加快制度创新突破,集聚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深入研讨,分享前沿实践与思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桂松涛、中再产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总经理翁育峰、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肖健等嘉宾,围绕“加快航运金融保险发展,打造特殊经济功能” 深入交流,为完善航运金融生态圈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解读、前沿分享与务实合作,为临港新片区建设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积极响应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航运绿色化与国际化。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将现代人工智能与海事教育深度融合,启动“云端海事大学”计划,构建“航运+智能+绿色”的教材、课程和资源体系,推动海事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打造国际课堂和学术社区,为全球海事领域培养高端人才。未来,上海海事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与国际化优势,联合全球伙伴推动航运服务向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跃升,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提升。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参加平行论坛一并致辞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参加平行论坛三并致辞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殷明主持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参加平行论坛三并致辞

中国港口协会代表徐国毅参加平行论坛三并致辞

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上海临港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平行论坛三圆桌讨论一

平行论坛三圆桌讨论二

主论坛会议现场

平行论坛三会议现场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志愿者合影

上海海事大学论坛工作人员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